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热门转载 • 文章

中国经济社会矛盾几乎到了临界点 吴敬琏

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极其高昂,而且对于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GDP总量增长并不足以说明问题。特别严重的是,近年来资源短缺,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腐败蔓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贫富差别悬殊,威胁到社会稳定。

一位老同学给刘源将军的公开信 陈仲炎

久未操练文字,胸中郁闷也难于表达流畅,所以只能拉拉杂杂断断续续写了这点文字,算是替我们那个时代的兄弟们说几句心里话吧,中心意思是希望你老兄好自为之,不要昏了头脑

致中共十八大代表的公开信 陈小鲁等

你们肩负着八千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十三亿中国人民的严肃而深切 的托付,将要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执政党五年一次的党代表大会,你 们将决定中国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前途。在此,我们几位 有近四十年党龄的党员,想对你们提几点殷切希望。

不要把时间留给革命!!! 李凡等

每一个人都不愿把自由与权利的拥有寄托在生命消失之后,自由与权利的价值前提是生命的存在。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像一首歌中的那个“小薇”,相信终有一天那人带她飞到天上去,给她“摘下星一颗”。我们要那星星干什么,只需要在阳光下自由地呼吸就够了。

中国民主化转型的现状及走向 李凡等

中国的公民社会,从中国1949年以后的历史来看,公民社会的成长必须是抗争性的,而且只能是抗争性的,要不然不叫公民社会,也不可能发展。所以,中国的路径应该是跟欧洲的路径相似,依现在来看就是这个路径,我们肯定不是美国的路径。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北京 刘小荷

就像《北京人在纽约》,还应该有一部小说《外地人在北京》。If you love him,bring him to Beijing,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Beijing, for it's hell.(如果你爱他,把他带到北京来,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带他到北京来,因为那里是地狱!

从党治走向党治的新篇章
——蠡测十八大的可能走向
鲍彤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次一审,似乎是对杀人犯薄谷开来的依法审判,又似乎是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同志的非法包庇。事情发生在“迎接十八大”的高潮中,更加使人沮丧,使人对由党治向法治转型的可能性忧心如焚。

中国向何处去? 张鸣

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一百多年来,中国人一直在不停地问自己,也不停地在寻找答案。从鸦片战争开始,中西的碰撞,西方就是要拉中国进入西方的世界体系,但是,中国人对此,却一直有自己的看法。

政制不修,焉能卫国? 犀利公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卫国失败,屡次上演,形式各异。小败,割地赔款;大败,改朝换代。论及败因,无论是官修史书,还是民间著述,大都少不了“内政失修”这一条,也就是制度失当、吏治腐败、官民对立、阶层隔怨之类。

改革已死 公知已亡 陈永苗

党国就一癌症,耗尽一切生机。没有比癌症更大的力量,可以遏制癌症。还要依靠癌症去启动政改,不是有毛病么。

神州又闹义和团 老冷

屁民们上街游行完回来,还是看不起病,买不起房,上不起学,吃着地沟油喝着毒牛奶,屁敢放,话却不敢说。匹夫有难时,国家的责在那里? 当年是国破山河在,现在是国在山河破。钓鱼岛? 关一寸土地都不拥有的屁民们什么鸟事。

中国举国体制之辩 邓聿文

伦敦奥运会随着中国运动员摘金夺银的出色表现,有关对举国体制的辩护也成为官方媒体的一个话题。例如,《人民日报》发文表示淡化金牌说不可取,举国体制支撑伦敦奥运会佳绩;《北京日报》则称举国体制是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选择,已被证明是卓有成效的,并指责唱衰举国体制实为唱衰中国论的变种。

社会革命,还是宪政革命?
——读《法国革命论》(柏克著)与《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著)
刘军宁

如果说20世纪的中国发生的是一场乌托邦革命,那么21世纪的中国则需要一场现实主义的宪政革命。面对中国可能出现的变局,应该将暴力最小化,避免将整个社会推倒重来。

为什么他们要离开中国? 吕晓波

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不满,都认为政府对自己的照顾不够,不满越来越多。这不光是草根的弱势群体和城市中产阶级,甚至既得利益集团和富人们也对现有的社会契约越来越没有信心。

神话OR笑话
——对当前的中国经济的一点冷思考
时寒冰

本经济体近年的不顾一切的保增长,究竟是神话还是笑话,很快就将见分晓。

论警察
——警察如何服务社会便利群众维护稳定?
杜导斌

我国原来的警察制度,是照抄照搬前苏联的警察制度——内务人民委员会制度而来的。前苏联的警察制度,一言以蔽之,就是“专政工具”。这种警察制度的目的是维护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实为共产党掌权者的权力地位)的安全,其工作核心原则是进行阶级斗争,防止和消灭阶级敌人。

“救亡压倒启蒙”是一个伪命题
——中国百年历史、思想史论札
孙乃修

就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问题,李泽厚先生一九八六年提出“救亡压倒启蒙”观点(见《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之《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这个观点影响很大,许多人接受这一说法,以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解释中国近代现代历史和思想史问题。应当指出,这是一个伪命题,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思想逻辑。

“要求解禁”不如“自我解脱”
——读辛子陵“要求解除软禁”信
铁流

近日在网上读到辛子陵先生致中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和国防大学刘亚州上将“要求解除软禁”的信。读后不甚唏嘘感慨,内心深处由不得阵痛难受

中国不可能发生像东欧一样的剧变 秦晖

西方学者往往认为中国和东欧改革前都是计划经济,但改革的方向不同,不是“姓社姓资”,也是“凯恩斯与新自由”。然而实际上这两者的方向差异主要是政治性的,经济上谁更“市场化”倒很难说。

當上“大連江青”之前的谷開來 顏昌海

1980年代后期,薄熙来遭遇了从政起步的第一个滑铁卢,在辽宁金县镀金时,差点翻船被赶出辽宁,而“拯救”他的就是他新婚的妻子谷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