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第96期 2013年1月24日

时政述评

何清涟

在人们行将对中国的政改、反腐等感到绝望之时,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月22日的一番讲话又激活了无数人的希望……我等旁观者是不是可以先等着看看“反腐战绩”,待抓出几只货真价实的“大老虎”后,再为中共自个儿为自个儿编“笼子”的壮举欢呼呢?

杨光

南周事件检验“习李新政”的成色,考验习近平的政治诚信和智慧。习近平若本着改革的精神,向着宪政的方向,解决好了此次南周事件,他将获得一次赢取民意支持、树立开明形象的绝好机会,否则所谓改革,所谓“新政”,只怕未出生就“速朽”了。

牟传珩

中国的“戈贝尔”野蛮阉割“中国梦”的事实,再一次验证了“习近平新政”新闻监督的造势又是空谈。如果“习近平新政”真要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何不撤销禁锢媒体的宣传部门,放开新闻舆论管制?

公民维权

刘逸明

声援《南方周末》就是维护其它媒体的新闻自由、公众的言论自由,在政治上似乎出现松动迹象、在新闻和言论审查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在民众权利意识日益觉醒的情况下,社会各界人士对《南方周末》的声援无疑将会更为大胆和有力。

谭士同

卢先生虽然还活着,处境却依然十分严峻。卢先生67岁了,又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而且他没有收入。卢先生在政治迫害、重病、贫困中顽强地坚持着,为了他的信念,他不曾屈服。

黄宾

新年第二天,我因“涉嫌非法集会”被押进派出所,随后被广州国保押送上离开广州的火车。我在中国大陆境内被驱逐已是第二次了,上一次在深圳。

野靖环

野靖环女士因为上访维权,于2007年被处以劳教1年9个月。她在《不虚此行》这部书稿中,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劳教场所的血泪经历和所见所闻,这是对中国劳教制度的一个亲身见证。作者说,她之所以写此书,就是为了最终废除劳教制度。

社会民生

黄秀辉

此次南周事件,正是媒体人要求新闻自由、反抗当局管制媒体的体现,他们不接受永远用“甲骨文”的方式报道新闻、表达意见。因此这是一场媒体人争取新闻自由的斗争。

李静

“每个女人都是一颗钻石,一定要经过无数切割才会发光发亮。切割,英文叫做Cut,也代表伤害。经历过无数伤害的生命,才会闪闪发光。”伊能静的自信、从容,给予人们的启示是:体制没有那么强大,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颗钻石。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体制,改变自己,就是小小地改变了体制的一部分。

法律天地

应星

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积累和暴露:利益失衡、分配不公、腐败盛行、权力失控等社会政治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问题最后汇聚成一股空前的群体性抗争行动热潮。可以说,社会稳定问题已经成为今日之中国社会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秦晖 贺卫方 孟雷

建设一个宪政体制可能离不开国民的积极的参与和推动,观念方面和意识形态的改造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往往是先逐渐形成一种法治的社会,才会有宪政的顶层设计。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对社会结构的改造。

童之伟

执法和司法如果“讲政治”而不“依法律”,中国社会各方的冲突将不可能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样下去,社会秩序混乱、无法无天的状况必然频频出现。

国际窗口

胡平

邓小平很清楚,所谓经济改革,就是要改掉当初共产革命建立起来的那一套,恢复被先前共产革命打倒的那一套,这意味着共产党先前引以为傲的那些丰功伟业实际上都是严重的错误乃至罪过。

国内来信

余地

在美国将钓鱼岛作为《日美安保条约》第五条的适用对象、明白无误地宣示将与日本协防钓鱼岛的情况下,连周边小国都不敢惹的北京,除了打打嘴仗,绝不可能与美日动武。

网评选登

笪炳

在此选登的是当前网络上流传的热点话题的帖子。这些帖子内容切中时弊,精彩风趣,充分显示了网民的良知、智慧和幽默感。

人权信息

中国人权

著名维权律师高智晟在服刑一年多后,最近其家属获准第二次探访他。现居于美国的高智晟的妻子耿和告诉中国人权,申请了9个月才获得这次机会,但见面过程中被禁止提任何问题,“只能证明他还活着”。

中国人权

本文辑录了近两星期中国发生的主要维权事件。

中国人权

本文辑录了近两星期国际上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重要人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