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习近平的强弱左右

杨光

强势或弱势?

比起前任胡锦涛,习近平显得很强势。

十八大前激烈的权力斗争为习近平扫清了接班之路,不仅如此,也大大压缩了中共派系势力的政治版图:薄熙来完蛋,“毛左派”受挫,“太子党”归顺,“上海帮”式微,“团派”走弱。习近平在成为党国正式首脑的同时,也顺理成章成为了党内各派各系人马的招降纳叛者和残部收编者。如能集其大成,运用得当,大有可能形成党内万派归宗的高度集权之势,使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止于一句口号。

习近平的另一项政治优势,是他真的已经媳妇当家,没有婆婆了。这实在是来之不易,难能可贵。胡锦涛“裸退”,江泽民归隐,其余一众“老同志”渠道不畅、资源有限,也就不足为患了。“老人政治”奄奄一息,“二线遥控一线”将成党史往事,三十多年来有这种局面尚属首次。此非人力所为,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促成,这是习的四位前任——胡耀邦、赵紫阳、江泽民、胡锦涛——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习近平的特殊优势还不止这些。不能不提的是,他有一个打过江山、做过大官的好爸爸,这是胡锦涛望尘莫及的先天资本。在中共黑箱政治体制之中,这笔血统资本能起什么作用、起多大作用,实在很难估计,但怎么估计都不算太过分。至少,在由全中国最财大气粗最趾高气扬的红色豪门世族所构成的血统主义小集团里,他被公认为名副其实的“自己人”。这是他们的“江山”,是他们的先父先祖从外星人那里“打下来”的,所以他们比胡温更有“三个自信”。这一点,习近平和薄熙来一样有底气。

此外,尽管习近平看起来才不出众、貌不惊人,既往政绩也乏善可陈,吸引眼球的能力远远赶不上薄熙来,但比薄熙来幸运一百倍的是,他手下没有“失察”的爱将,他家里也没有尅夫的老婆和坑爹的孩子。他的夫人会唱歌,会穿衣打扮,还长着一脸旺夫相。他的女儿从不张扬,从不闯祸。这是飞扬跋扈、惹事生非的薄氏家人望尘莫及的。习近平在“太子党”中胜出,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是以上种种,却算不上是硬道理,因为均属“外因”,与习的能力和努力无关。但它们仍共同构成了习近平强势领导作风的现实背景。有了这些“外因”,习近平纵使能力平平、识见一般,也是不妨日渐强势起来的。中国不是宪政国家,中国的最高领导人其权力可大可小,其职权范围与行权方式或因人而异,或因时因势而异,习近平如今得享天时地利之便,有了做强人的背景条件,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当中共权力魔杖从拘谨犹疑的平民子弟回归红色家族强硬“自信”的革命后代手中,众多的“太子党”们,以及“毛左”们,其实也都憋足了一口气,热切期待着习近平能够一展“王者归来”的气度,以一扫江胡时代“过渡政府”式的孱弱,一改“抱着炸弹击鼓传花”式的无所作为。他们十分乐见习近平成为另一位毛泽东、邓小平式的强人领袖。但中国的民情国情允许这样的政情发展吗?

不过,也有人不这么看。有人认为习近平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弱势的中共领袖,比如日本“知华”学者矢板明夫。矢板的分析也不无道理,因为形势比人强,所有支撑中共领袖强权的那些个最重要的因素:意识形态、专政机器、党国体制、经济垄断、中央集权……这一切都已经破败腐朽,或正在破败腐朽之中。体制在急剧衰落,别说是习近平,就是毛、邓重生,也没有能力振衰起弱,扭转共产政权日渐衰颓之势。

我想,也就有了这种可能性:习近平的强势也许只是政治幻象,或如明末崇祯皇帝。虽然崇祯帝比起他那位精于木工却疏于政事,被“九千岁”太监和“奉圣夫人”乳母玩弄于股掌之中的皇帝哥哥,比起他那位经历了千难万险才当上太子,却只坐满一个月宝座就死于春药和美女的父皇,无疑显得强势很多。崇祯皇帝少年敢为,精明果敢,言出法随,实权至死操在手,赏罚无度任我行,但是他不过是垂死挣扎、苟延残喘而已。朝廷千疮百孔,国家疲累不堪,社会分崩离析,在那种情况下,多事的强梁之君反不如无为的虚弱之主。崇祯愈强,明国愈弱,终于就做成了亡国之君。

左与右,保守或改革?

法家重势,儒家重道。对国家、对人民而言,最高领导人强势与否其实并不十分重要。比强弱更重要的是习近平的政见、政纲与政道——如果他真有的话。但迄今为止,习近平的政治面目仍然模糊,他是红是白,是左是右,是鹰是鸽,是因是变?人们并不十分清楚。或许他自己也还不是十分清楚。

刚刚退休的胡锦涛是中间偏左的假改革真保守派。对于邓小平,这是一个讽刺。因为胡锦涛是邓小平亲手拔上高位的“跨世纪人才”,在邓看来,大概是觉得胡锦涛很懂改革发展的硬道理,也有专政镇压的硬手腕,以为找到了政治知己,所谓“酷肖朕躬,可承大宝”。但邓小平老眼昏花,看走眼,选错人了。胡锦涛甫一上台便先拜西柏坡,谢幕之际再别遵义,宁左勿右、尊毛攘邓之态极其明显。据传闻,他还说过“政治上要学朝鲜古巴”的经典胡话,若真是左到了如此这般“可爱”的地步,则其智力水平之低下令人不胜惊讶。胡锦涛十年任期主要精力都放在“维稳”上,对于邓所开创的“改革大业”基本上虚与委蛇,无所用心,这可不是传闻,是铁一般的事实。以至于改革十年无寸进,至今已成鸡肋。

那么,在毛与邓、左与右之间,习近平又将如何选边?

与胡锦涛稍有不同,习近平俨然摆出了一副兼学毛邓、亦左亦右的架势来。这一点更像他前任的前任江泽民。习近平上任之后首次离京即南巡广东,向邓小平铜像致敬,这似乎是要以身体语言明确宣示不走毛路走邓路,将改革进行到底。然而,传出来的习版南巡讲话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习近平谈到了苏共覆灭和苏联解体,对于两千万苏共党员、数百万共党官僚和平接受“亡党亡国”而不做鱼死网破困兽之斗,习近平感到痛心和不解,不禁慨叹“竟无一人是男儿”。习近平还说,“不能改的,就永远不要改”。如果此言当真,即表明习近平对苏联解体的认识十分肤浅,也表明习南巡比不了邓南巡,与其说他是去呼唤改革,不如说他是要给政治改革设禁区、敲警钟。

如此说来,这位新科总书记南巡,未必就是效邓氏改革故事,他心中另有一番情结。别忘了,广东不仅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也是习仲勋艰难熬过毛泽东、康生、刘少奇等人政治迫害之后的仕途再起之地;深圳特区,习仲勋不仅有开创之功,更是仕途再挫之后晚年清心静养之地(习仲勋因同情胡耀邦、反对六四镇压而被邓小平疏远排斥,退休之后即远离压抑的京城而常居深圳,一住就是12年,至去世之前才离深返京)。习近平黄袍加身首选南下以告慰乃父,不亦宜乎?

十八大之前,人们也曾普遍猜测习近平将推动“非毛化”,以至推断毛像、毛尸和“毛泽东思想”或将地盘不保、供奉不再,要从“太庙”和正式仪典、官方文献中消失。因为薄熙来新败,“唱红打黑”垮台,而薄王事件最大的政治结论就是必须“非毛化”,否则不仅三反五反、镇反反右仍有民粹市场,即便文革大祸,也不无可能局部重演。但是,十八大终无此议,习近平亦无此意,看来中共不倒,“非毛化”恐遥遥无期。

事实上,这也是人们对习近平的一个误解。与薄家一样,习家虽受毛伟人残酷迫害,九死一生(若毛氏多活个十年八载,只怕他们这些家族都跟朱元璋手下的开国功臣一样,只剩下死路一条了),但习近平本人也和薄熙来一样,有着难解难分欲罢不能的毛泽东情结。习近平熟背毛诗、毛语录,言谈之间可以不假思索,顺口引用;他对毛思想、毛业绩的了解多过对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历史名人的了解;习曾三次参拜韶山,曾亲临重庆挺薄“唱红”,也曾发出“不要丑化党史”(所谓“丑化党史”主要指“非毛”,党史何需丑化,把当年毛共斗死人、整死人、饿死人的真相哪怕公布十分之一,也足以丑冠五千年国史了)、“不能用后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的重要指示……凡此种种,当是出于真心,而不是走过场(如果他不是真心尊毛,即使他还不愿公开“非毛”,至少也可以像温家宝那样对毛的历史存在置之不理、存而不论,放任天下人去挖掘真相、自由评说,如此又何来“丑化”“否定”之嫌呢?)。

由此可见,习近平尚未做好直面毛氏罪恶、正视本党丑史的思想准备,而走不出阴暗的历史,也就开创不了光明的未来。或许,习近平从他父亲颠沛曲折的仕途进退中所体会到的不是追求真理的坎坷,而是官场失败的惨痛,他所学到的不是他父亲的金玉品格,而是专制权力的铁血无情,所以他打定主意亦毛亦邓,学的是不蹈乃父败走政坛之覆辙。他大概是要做恶政的修补者而非新政的创业者——即使他已经强势到了可以大有作为的程度。这种可能性极大,虽然仁慈善良、开明正直的习仲勋老先生必不乐见他的儿子成为那样的人物。

                                             2013-4-9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03期    2013年4月19日—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