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哀悼日,哀悼什么?

王兆国

8月15日,中国政府为甘肃省舟曲县特大山洪泥石流灾难的受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

这一天,国旗半降,汽笛长鸣,全国停止公共娱乐,电视清一色地转播中央新闻,网络全部黑白页面,各大报刊出版悼念专刊。电视里又出现了各种“感人”的场景,领导人亲临一线,解放军英勇抢险,百姓感恩戴德,主持人嗓音呜咽,缓缓说道:灾难无情人有情,今天,我们都是舟曲人。死者安息,生者坚强。

一切都是这么熟悉。4个月前的玉树大地震,也是全国哀悼。2年前的汶川大地震,也是全国哀悼。短短三年,举行了三次全国哀悼。短短四个月,举行了两次全国哀悼。

一切都没有变,除了被灾难选中的同胞。哀悼越来越频繁,可是,灾难依旧。两年的时间,我们一无所得,原因何在?很简单,灾难面前,我们只会单纯地哀悼,设立流于形式的哀悼日。

灾难当前,同胞罹难,我们当然要哀悼,追思死者,抚慰生者。但是,哀悼并非只意味着鞠躬、悲泣、哭喊,更意味着对灾难的深刻反思。为什么会发生灾难?多少同胞罹难?如何更好地帮助受灾同胞?政府有无失职渎职的行为?

真正的哀悼,是灵魂的反省,而非身体的弯曲;是对自然的敬畏,而非对自我的陶醉。真正的哀悼,是要弥补自身的缺陷,而非继续欺骗。

可现实呢?政府严重渎职,对灾难从来没有进行过深刻的反思。汶川地震,震出了大量问题,豆腐渣工程,学生死亡人数等等,个个都是糊涂账。可是,截止今天,政府也没有公布汶川地震遇难的学生人数,没有调查豆腐渣学校。所谓天灾,其根本还是人祸,因为人祸极大地增强了天灾的祸害能量。以汶川地震为例,如果学校建筑结实一点,能有那么多学生惨死废墟之下吗?此次舟曲泥石流,若非当地政府罔视环境,破坏森林,能发生如此严重的灾难吗?拒绝正视反思,导致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灾难中反复上演。不惟如此,民间的捐款,被强制流向了政府的腰包,灾区的政府部门灾后暴富,人言多难兴邦,不如说是多难兴党。

政府不反思不作为,民间社会只能亲自介入,谭作人、艾未未等人不辞辛苦,不惧危险,调查学生死亡人数,可结果却是谭作人身陷囹圄,艾未未多次受到恐吓殴打,无法完成自己的工作。社会是每个人的社会,社会治理不是政府的禁脔,而应该由政府与公民共同参与。可是,政府不但失职渎职,还大肆打击迫害公民的参与治理社会权利,令人悲愤。

因此,哀悼日演戏而已,所谓“五星红旗徐徐下降,人性尊严冉冉上升”,在这虚伪无耻的矫情中,政府责任溜之大吉,官民一心粉墨登场。而民族,只能在灾难和哀悼的圈子里原地打转。

灾难并不可怕,如果从灾难中得到了警示,那么灾难就承载了它对民族的正面意义。可是,灾难却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正面意义。灾难,换来的只是国旗的半降,只是网络的黑白页面,只是报纸煽情的头版,只是主持人虚伪的声腔,只是政府的自我颂扬,只是血泪斑斑的多难兴邦。如此之中国,死者何以安息?生者何以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