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温家宝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黄秀辉

在全国“两会”上,温家宝以三鞠躬的造型宣布演出到此结束。他走了,我们留下了毒牛奶和速成鸡,留下了雾霾和沙尘暴,留下了“求包养”和“援交”,留下了“十元店”和“卖淫妈妈”,留下了百万“裸官”,留下了“截访”和“黑监狱”,留下了道德滑坡和价值虚无……

这一切都是温家宝不愿意看到的,他“感到内疚”,检讨说:“由于能力所限,再加上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但我们必须看到,温家宝还给我们留下了一样有助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那就是他传播的民主常识,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不管他是否真诚,都在客观上产生了宣传自由民主的作用。

在专制体制下,每个人都带着虚伪的面具,民间有段子曰“一流的演员都做官去了,二流的演员才演戏”。我非常理解“影帝”,他的“敢言”也是为了中共“再活五百年”,但是他还算爱国爱民,有良心,特别是,他于国际国内,反复公开倡导民主和自由,大谈政改,他甚至朗诵普希金的《自由颂》……

当然,十年了,他是“干打雷不下雨”,“只踩油门不挂挡”,人们埋怨他是“只说不做”,说他是影帝。其实,说也是一种做,何况他说的那些话都是其他中国高层领导人坚决反对的,即使许多官员对之认同,也是想说而不敢。应该说,温家宝说这些话是顶着压力,并有很大风险性的。他敢说,已经就是承担了。说出来总比不说强,温家宝在位期间说了自己最应该说出的话——倡导自由民主,就是做了最正确的事。对比胡锦涛的学朝鲜古巴、吴邦国的“五不搞”,温家宝算是很难得了。至于能不能做,依他的平民背景,肯定是由不得他。

要看到,在“九常委”中,温家宝是唯一明确承认普世价值的。2006年9月,他在接受五家海外媒体采访时说“民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他在2007年2月发表的题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普世价值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他在同年“两会”上答记者问时重申:“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他所说的“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就是普世价值,而承认普世价值是实现民主制度的前提。

温家宝是“九常委”中唯一寄希望于人民的。他在2012年“两会”答记者关于政改的提问时说:“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他接受美国CNN的专访时说:“决定国家力量的是人民。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愿望是不可阻挡的,顺者昌,逆者亡。”我对温家宝此言的解读是:希望在民间,人民是改革的主力军,人民不起来,就等于“温水煮青蛙”。

温家宝是“九常委”中唯一指出一党专政的弊端的。1月23日,他在国务院第八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治理国家必须依靠民主和法治,权力过分集中又没有制约,是滋生腐败的根源。”

温家宝是“九常委”中唯一提出“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的。他表示“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光辉”,“要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在人类历史上,在反对封建专制斗争中形成的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是人类精神的一次大解放”。在这样的专制体制下,他作为高层领导,敢说这样的话,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温家宝是“九常委”中唯一倡导启动体制改革的。他说:“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习近平上任后也大谈改革,但是习的改革是行政改革,在体制上习则坚持要走“正路”——一党专政。

温家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自己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中国根本之问题乃是实现民主宪政,于此温家宝的确是只说未做,但是依他的高位能于国际国内公开认同普世价值,倡导自由民主,呼吁进行体制改革,虽然只是嘴皮子,乃是对自由民主精神的最大肯定和宣传,对广大民众接受普世思想和价值有重要的推动意义。由此,我称温家宝是“伟大”的自由民主的宣传家。杜威在《创造性的民主》一文中说:“只有民主成为普通人的生活常识的时候,民主才是真实的。否则,不论经历过多少次革命,民主仍是虚幻的。”

可以说,温家宝只说未做的“中国宪政梦”就是他留给国人的宝贵财富。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00期     2013年3月8日—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