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神秘之地
——中国监狱揭秘系列(七)

楚囚

(接第95期)

犯人私设小卖部

在中国,监狱犯人开小卖部,对没有坐过牢的人来说有点像天方夜谭。虽然国际媒体曾有拉美国家监狱犯人为争夺小卖部控制权乃至贩毒控制权发生血腥事件的报道,但于国人,一贯控制极严的中国监狱,发生这种事情似乎无法想象。但是,想想中国社会的全面腐败,就不难明白中国监狱里会是怎么样的“灯下黑”了。

中国监狱犯人开小卖部的历史的确不长,但也很快就走完了从自发到受控的过程。

监狱开的小卖部本来就价格奇高,品种有限,而且香烟等犯人急需或者说无日可缺的商品还经常断档。还有,监狱小卖部多由狱警家属开办,她们态度恶劣,懒散至极,于是就极力让各监区犯人一次把货物都买回去。而能够为集体买货的犯人都是特权犯,于是他们就把集体购物变成了倒卖牟利的好机会,即大量采购,之后加价再卖给其他犯人。与此同时,一些有机会去买东西的普通犯人见此状也想发财,于是也大宗购物,回来再倒卖。

就这样,狱吏们也受到启发,也来开发这个“市场”。他们各显神通,大批购买香烟、水果、袋装食品、副食杂货,再各找与自己有关系的犯人做“零售商”,在牢房内贩卖。因为他们采购的货多是监狱小卖部不卖的,因此他们的生意比监狱小卖部还俏销得多。而且,他们借助权力在监狱内形成了销售代理的网络。特别要提到,有的狱警成车地买袋装咸菜,运进监狱倒卖,足见他们是多么精明,多么无孔不入,也足见监狱管理混乱到什么程度!

不过,这种自发性的“市场”很快就被更有背景的特权犯集团加以“整顿”,他们在监区负责人的授意下,开始禁止那些没有背景的犯人做生意,对他们打招呼说“把这点卖完算了,再搞就不客气了”。

于是,犯人小卖部从自发竞争迅速过渡到专卖经营:特权犯与各监区长勾结,固定犯人零售。他们的后台不同、货源不同、货色不同,来头大的专门贩酒,甚至贩毒,但多数经营香烟、副食、袋装食品、咸菜,一个监区大致有三五个犯人在做此生意,但每个人背后都有狱警操纵——有的狱警则通过特权犯操纵,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由于所有“商品”——毒品、烟酒、副食、水果等等运进监舍区都要经过有特警队看守的监舍区大门,因此特警队就成了最大的获利者,每一宗“商品”进来都需要给他们足够的“放行费”,何况大宗商品往往是成车运进的,根本无法偷偷摸摸夹带进来。特警队设卡收费的对象是卖私货的狱警,因此狱警们也常常为此啧有烦言,免不了也向犯人抱怨特警抽“税”太高,以此说明自己卖高价是合情合理的。

还有一点值得补充,监区长、狱吏们通过特权犯操纵各种小卖部,而特权犯们也不会自行经营,实际卖货的都是没有收入来源的穷犯人。一方面,有钱有势的特权犯不屑于做这些事,另一方面,由于卖私货违反“监规队纪”,一旦监狱当局要整顿,直接卖货人就会被当作典型处分,比如扣分,使犯人难以减刑。因此,直接卖货人都是很贫困的犯人,对他们来说,虽然有挨整的风险,但总算能落点残羹剩水,从而避免被劣质的监狱大锅饭吃死运,对他们这也算是一个生活出路吧。

下图左侧堆积在犯人监舍内的百事可乐,是主要供应给赌场上的赌徒们的。

赌徒赌上瘾后无法离开现场,于是赌场旁的小卖部就应运而生,专门卖各种饮料和点心。赌场上钱是不值钱的,因此饮料、点心卖高价也就天经地义,而且销量也相当大。当然,能在这种场所设立小卖部的犯人绝非等闲之辈,都是最有背景的特权犯。

(未完待续)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00期     2013年3月8日—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