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危地马拉和平转型的技术操作步骤(之三)

焦国标 编译
(接上期)

会议第二阶段:选定五个最需要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

咖啡间歇之后,圆桌会议继续进行。与会者被要求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五个国家权力部门之下25个最需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投票后,统计结果显示在屏幕上——每个部门之下得票最多的前5个问题(五个部门共25个问题)保留在大屏幕上。

现在,每个与会者被给2分钟时间“推销”在自己看来最值得优先考虑解决的国家问题。到这一轮结束时,多数与会者已经筋疲力尽。这是预先设计的一部分,为的是让与会者在最匆促的状态下凭直觉选出最为优先的问题。最后,与会者公开举手表决,确定五个部门之下哪一个问题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如此以来,五个部门得到5个最优先解决的问题。这5个问题便是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之课程表的核心问题。这5个问题被正式宣布后,国家问题圆桌会议即告休会。

会议结束:总统道贺。休会后,与会者被带到一个特别接待室。在这里,他们受到危地马拉制度发展基金会全体创始成员和混同于与会者的塞雷索总统的祝贺。创始成员们感谢与会者参加国家问题圆桌会议,鼓励他们继续把他们对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及其课程的支持贡献出来。此刻,一个热切盼望的新闻采访军团正在接待处外等待采访圆桌会议的与会者和危地马拉制度发展基金会的创始成员。

八、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的设施和基本指导原则

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是人为地创造国家问题圆桌的地方,它被安全地设置在前国家军事研究院一座优雅的建筑里,设计装潢突出强调该课程的重要性和被选为参加者的荣誉和责任,布局结构务求其物理特征足以与这项课程的分量相当。在此中心,我们努力创造出成熟民主国家通行的那种沟通方式。

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的主要设施如下:

1、设在会议大厅的两个U形桌。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开课时,课程的参加者围绕两个U形桌而坐,椅子是宽大的老板椅。如此设计,为的是让参加者目光接触范围最大化,以便促进参加者行为的个人化(而不是小圈子化)。

2、一个隔音并带单向镜的观察室。课程进行中,工作人员在这里观 察会议厅里参加者的互动和肢体语言。这个观察室及其功能已预先告知参加者。

3、五个工作室。当参加者群体需要被分成五个小组(根据国家权力 五部门)进行工作时,启用这五个工作室。

4、一个翻译室。

5、一个咖啡间歇和便餐区。参加者可以在无人监察的情况下在此进 行非正式的互动,个性化的对立观点得以在此交流。

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的开会(开课)时间安排如下:

4:00 开始45分钟的学术活动
4:45 之后15分钟的咖啡间歇
5:00 开始45分钟的学术活动
5:45 之后15分钟的咖啡间歇
6:00 开始45分钟的学术活动
6:45之后45分钟的便餐间歇
7:30 开始45分钟的学术活动
9:00 结束 运作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的基本指导原则如下:

1、推行沟通的反应模式。参加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的全体人员皆 被敦促要在课程中使用沟通的“反应模式”。该模式可以用对比的方式概括为:

反应模式是:言说从而沟通和倾听从而理解

与此相反,争论模式则是:言说进而说服和倾听进而反击

这一沟通原则虽然是运作该中心的基本指导原则之一,实际却是驱动国家稳定策略研究全部课程,并使该中心得以实现其目标的核心动力源。

2、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及其工作人员严守政治中立。无论何时,该中心及其工作人员绝不发表任何意见或偏袒任何一方。他们既不得提出政治建议,也不推介政治观点。技术主任和学术人员不得卷入参会者的政治讨论,他们的交流被严格限制在运作课程的细节和机制中。

3、以平等公民的身份参加课程。每个参加课程的人,首先要把自己 看成是一个平等的危地马拉公民,先前的等级地位或等级思想都要抛诸课堂外。为强化这一平等原则,中心特作如下设计:参加者在互相称呼时只称呼姓氏,一切可能被用于标志或包含等级制的头衔和家族名都要抛去;佩带作为军官制服一部分的随身武器的危地马拉部队军官,必须把武器脱掉,放在中心之外;守时准则一视同仁地适用于每一位参加者,不守时被视为对其他“平等公民”参加者的不尊重,并以惩罚强化准时原则。对所有与国家稳定策略研究方案有关的人来说,很显然,无人因诸如收入水平、族群、学术或教育背景、宗教信仰或政治归属之类的原因而被排除在参与之外。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每个参加者都得以在这块“人为创造的水平田地”里充分利用至关重要的反应模式(而不是争吵或以势压人)。

4、拒绝新闻界出席。新闻媒体直接报道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的进 程,必将激起沟通的争论模式。一旦这样,国家稳定策略研究的参加者就会倾向于只顾对新闻媒体做样子而放弃采用沟通的反应模式。

5、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围绕如下观念进 行设计:迅速搞定、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心理的适应和信任的增进都应采取阶段性渐变的策略,有步骤地谨慎从事,不能跳跃或躁进。

6、强调个人化。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各阶段都明确鼓励个人化, 课程参加者彼此视为单个的人,而不是一个符号或刻板模式。

7、知识标准化和语汇共同化。中心为每个课程参加者提供一个最低 标准的信息袋,其中有一份共用词汇和概念清单。欲推行沟通的反应模式,用语的标准化和共同化是必需的基础。

上述基本指导原则对于确保国家稳定策略研究方案总体成功至为重 要,其贡献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这些原则在很多时候也会遭遇课程参加者的挑战,有时是出于习惯性的态度,有时是由于他们一时无法适应被一视同仁的对待,但严守这些原则至关重要。

九、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三阶段简介

整个课程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国际研究阶段,目标是创造软信任。在本阶段,课程参加者研讨国际和地区问题,也讨论第三国(危地马拉和伯利兹之外)对危地马拉的看法。这种精心的设计,旨在降低课程开始时的紧张程度,因为此类课题与课程参加者无直接的利害关系。讨论此类话题,不仅不会激惹他们,反而可以借此培育可共享的民族主义感情。当他们面对外国对他们自己国家的品评时,他们中间会滋生民族主义情愫。讨论这些较少冲突的问题时,其间的交流、互动和民族主义情感可以帮助他们彼此建立软信任。有了软信任,某种程度上即意味着参加者已开始互相把对方看成是有着独一无二个人观点的个人,而不是一个空洞的符号性的刻板模型。如此一来,原先的防范心理被打破:原来彼此沟通并不会伤害自己,也不会授人以柄。在这个最低限度的软信任建立之前,任何有效沟通的努力都会是徒劳的。

第二阶段是国家研究阶段,目标是促进以文明的方式表达异议。在此阶段,参加者要讨论那些直接关乎利害的敏感的国家问题。在前阶段建立的软信任的基础上,课程参加者被导入一种新的沟通方式,我们称之为“文明的异议”。文明的异议,其目的不是达成共识,而是了解分歧背后的道理或理据。试图达成共识的双方易于站在争论的位置上。一旦陷入争论模式,言说者考虑的是如何说服对方,回应者考虑的是如何防御或反击。相反,文明的异议则把参加者放在反应而不是争论的位置上。在反应模式中,言说的主要目标是沟通,而倾听的主要目的是理解或求得问题更进一步清晰。在一个无共识可寻的环境中,反应模式的沟通方式能够震撼性地增强对其他参加者思想和行动背后的理据的准确理解,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对这种理据产生尊重。现在,互相理解的程度已经允许考虑寻找解决的可能性了,而不再被认为即将产生一个零和的结果。

第三阶段是策略研究阶段,目标是认识国家利益。在此阶段,参加者被教以如何进行实际的策略分析和策略规划。从一个中立的第三国的个案开始,进而发展到如何处理危地马拉的核心问题,通过这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个案研究操练,参加者逐渐变得更熟悉彼此,也更习惯了如下事实:观点不同,自然会提出不同的工作设想。多种替代性的解决国家问题的方案被系统地建构,毁掉,再建构,参加者也从中分享一个道理:在任何事情上,不同观点产生不同目标是很自然的事情。由于在第二阶段已对国家的现实有了更好的了解,加之此时在对他人不同观点和道理的理解上也有了非同寻常的进步,于是参加者开始接受以国家利益考量代替零和思考惯性的训练。

经过上述三阶段的学习、研究,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取得了多方面的进步,其中最具核心意义的进步是信任感增强了:由起初的不信任到第一阶段末尾的软信任,再到第二阶段末尾的被训练出来的信任,直到第三阶段末尾的可发挥实际功能的信任。

这是一个进步,一个被沟通的反应模式这个主要动力源驱动起来的进步。这一沟通模式是国家稳定策略研究方案得以实现其终极目标——从零和框架转变为国家利益框架——的保证。

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及其课程,由危地马拉制度发展基金会的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三人执行委员会操作。该执委会由一个执行主任(总是在任国防部长)和两个技术主任组成。两个技术主任每天监督课程的进行。 为了吸引那些在他们的机构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第一流的参加者,课程做出特别的安排,以便于他们继续其日常本职工作。课程时间安排如下:1、课程长度9个月;2、每周二、三、四下午4点到9点为开课时间;3、共开课36周。

这个时间安排,既方便参加者不离岗地工作,也便于他们向自己所代表的机构或部门报告和谘商课程的进展情况,从而课程的影响也得以扩大。

之所以确定9个月,一者因为我们相信,以沟通的反应方式建立我们努力寻求的信任关系需要时间,这个转变过程需要9个月的时间量;二者因为就其象征意义而言,9个月是人类胎儿的孕育时间。我们借此强调,这个课程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国家利益观念诞生和一个国家再生的意义。

课程中采用的工具清单如下:
1、主题发言。
2、专家小组研究。
3、课程参加者工作小组研讨。
4、课程参加者的演说。
5、小组的个案研究。
6、问题和答案研讨会。
7、咖啡和便餐休息。
8、特别演讲。
9、工作餐。
10、田野行。

十、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之课程表的产生

国家问题圆桌会议选取的五个权力部门最优先解决的问题,构成国家 稳定策略研究课程之课程表的基础。国家稳定策略研究执委会在两个技术主任的指导下,聘请一个学术小组设计和讲授课程表中的特别课目。学术小组主要有一位学术主任、五位学术顾问和两位策略承包人(负责执行人)构成。

学术主任全面负责课程所涉及的一切学术问题。五位学术顾问各有专业背景,在第一阶段(国际问题)和第二阶段(国家问题)分别负责国家权力五部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地理)的学术问题。两个策略承包人负责第二阶段(国家问题)策略环节的教育培训,并指导第三阶段的个案研究(认识国家利益)。

学术顾问负责课程表的设计,其具体职责如下:

1、为第一阶段的国际问题研讨做准备。学术顾问在课程参加者无人 预先知道即将讨论的主题的原则下,受命设计课程所需的材料。负责每个部门(或专业)的学术顾问有责任确定和设计程序,为圆桌会议选定的五部门最优先解决的每一个问题派发必要的有关国际体系的各种背景资料,以便课程参加者可以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进行讨论。

2、为第二阶段的国家问题研讨做准备。学术顾问受命为第二阶段准 备课程表,给课程参加者提供必需的最低限度的信息,以使其能够对五部门最优先解决的每一个问题进行信息充分的讨论和分析。作为第一阶段的一部分,学术顾问受命检验圆桌会议期间产生的问题名单,并把这些问题尽可能多地合并到课程表里。

3、为第三阶段的认识国家利益做准备。两个策略签约人将为策略环 节(策略思考、策略分析、策略计划和策略实施)筹备大型演讲。第二阶段将引进这些策略环节,第三阶段将运用这些策略环节,进行国际和国内问题诸多方面的个案研究。

这些工作做完之后,设计出来的课程表全部提交给危地马拉制度发展基金会创始成员委员会征求赞同。一旦被通过,即成为接下来的国家稳定策略研究课程的正式课程表。带着获得通过的课程表,执委会将走访圆桌会议期间提出问题的许多圆桌会议参会者,目的是告知他们,他们提出的一个或数个问题已被并入课程表。如此一来,危地马拉这个重要的领导者群体(即圆桌会议参加者)对国家稳定策略研究中心的主人意识和支持程度都大幅度增强。这个增强,意义非同寻常,因为他们从中满意地看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确实得到了表达。

课程表获得危地马拉制度发展基金会的肯定之后,学术职员即受命招募主题发言人和课程所需专家,并告诉他们每次会议(课程)的目标和必须覆盖的教学和研讨重点。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