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中国人权敦促释放刘晓波

中国人权

新闻发布

2012年12月8日

 

在刘晓波获诺贝尔和平奖两周年到来之际,中国人权呼吁中国当局立即无条件释放他。刘晓波是一位独立知识分子,长期从事人权和民主活动,是中国民间呼吁政治改革、实行宪政民主的纲领《零八宪章》的起草人之一。他被当局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11年,现已服刑近4年。

刘晓波于2008年12月8日,即《零八宪章》预定发表日前两天被当局拘留。现在,他已经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民众反抗专制镇压政权的道德勇气的象征。他于2009年12月25日被定罪判决。2010年10月,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刘晓波获得2010年和平奖,表彰他“为中国的基本人权进行了长期的非暴力抗争”。中国当局指责诺贝尔委员会颁奖给刘晓波,并不允许刘本人和他的妻子刘霞以及其他家人前往奥斯陆接受颁奖。刘霞自刘晓波获奖后,一直遭当局软禁。在颁奖仪式上委员会为刘晓波准备的那把空椅子,已经成为中国当局不容忍任何有关中国未来的多元讨论的象征。

为了支持正在进行的有关中国未来的讨论,中国人权最近翻译了刘晓波在2002年写的一篇文章《中国民间反对派的贫困》。刘晓波在文中对中国停滞的民主运动进行了探索性的反思,呼吁中国民众应根据自由民主的原则和理念塑造未来,而不要接受官方所谓的民主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论调。

今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消息宣布后,立即遭到许多中国民众的批评,指他接受中国的一党专制,对许多社会和政治问题表示沉默。流亡作家廖亦武致函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详述了莫言不应获奖的理由,指委员会的这一决定是个严重错误。中国人权已将这封公开信的中英文版本发表在中国人权网站的“公民广场”上。

昨天,当莫言发表获奖感言时,刘晓波却在中国的监狱中被噤声。中国人权敦促中国当局利用莫言获奖的机会,立即无条件地释放刘晓波,承认并尊重国际社会授予他的诺贝尔和平奖的荣誉。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93期  2012年11月30日—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