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国际人权动态
——(2016年2月1日—2月14日)

中国人权

2月1日

△ “国际特赦”组织发出紧急呼吁,敦促中国当局立即无条件释放被捕的广东曾飞洋、朱小梅、孟晗和何晓波4名劳工维权活动人士。声明指出,上述人士遭羁押以来,无法获得正常司法援助或会见律师,当局对其自身制定的法律已构成严重侵犯。声明还指出,另有劳工维权活动人士汤健仍下落不明,要求警方公布他的下落。

△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再次敦促中国政府,澄清香港铜锣湾书店5名股东和职员目前的处境及失踪过程,并准许他们返家。柯比表示,美国对这一事件表达“持续深切的关注”。柯比强调,事件对中国政府有关一国两制,涉及香港自治、普世人权及公民基本自由等承诺,都被打上了非常严肃的问号。

2月2日

△ 一年一度的香港维园年宵摊档今日起一连6日于维多利亚公园开档。支联会特别准备了民运书籍及纪念品,既宣传民主理念和纪念六四,也为募集资金,为“六四纪念馆”扩馆。有泛民主派售卖特色产品,很多产品都以讽刺时弊为主题。

2月3日

△ 《南方都市报》的网站编辑李新逃亡印度,希望在印度的美国大使馆获得签证,流亡美国。李新说他在国内遭到警方的打压,并逼迫他成为他们的线人。当李新在印度的希望落空后,于上月逃亡到泰国,希望在泰国的联合国难民署获得政治难民的身份,但他却在泰国和缅甸的边界处与外界失去联系。今天,他妻子接到他的电话,说是他已经自愿回国,正在接受调查,并说“我现在很好”。李新的事情,被外界认为又是一起疑似中国警方越境非法实施绑架的案例。

△ “国际特赦”组织发布紧急呼吁,敦促中国政府澄清记者李新的下落以及目前所受何等强制措施的司法状况。声明呼吁各界致信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及河南警方,敦促当局澄清李新目前的确切下落;在没有对李新提出任何正式指控的情况下,立即予以释放;保障李新在羁押期间,正常会见家属和律师等司法权利,杜绝刑讯虐待。

△ 香港35岁的设计师黄浩在去年占中抗议活动中,被控涉嫌袭警,今天在东区裁判法院提堂时,获律政司撤销控罪,并兼获诉讼费。香港法院裁定,被控涉嫌在2014年9月占中抗议活动期间,投掷石块袭击警员的19岁青年梁景顺,其袭警罪名不能成立。法官黄天雁认为,被袭警员及同事均未能目击案发过程,并且检方提交法庭的录影片段也没能拍到相关证据,因此法庭不能在没有疑点的情况下,判定被告有罪。

2月4日

△ 香港铜锣湾书店老板、股东、经理等分别失踪,舆论沸沸扬扬近2个月了。其中老板桂民海在中共官方媒体认罪,股东李波的信件和广东警方承认他在内陆后,其他3人仍然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今天香港《明报》报道,香港警方收到广东省公安厅警务联络科发出的复函,称吕波、张志平及林荣基等人因涉嫌一名姓桂人士的案件,在大陆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已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现正接受审查,同时还随函附上李波致“香港特区政府警务处”的信件,表示他暂不需要与香港警方会面,如有需要会主动联络。报道说,香港警方当天再次致函广东省公安厅,要求协助跟进吕波、张志平及林荣基等人的情况,并要求向李波转达希望与其尽早会面的意向。

2月5日

△ 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敦促中国政府立即释放香港铜锣湾书店的桂民海、李波、林荣基、吕波、张志平等5人,以及释放所有因行使言论及出版自由而遭到任意拘押的香港人士。

2月6日

△ 香港职工盟、全球化监察、社民连等多个团体到中联办抗议,要求中共当局释放广东的曾飞洋、孟晗和何晓波等3名劳工维权活动人士。

2月9日

△ 香港铜锣湾书店老板桂民海离开泰国并无记录,却出现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悔罪认罪;该书店的股东李波多次写信给其妻子及香港警方,表示平安等,以及该书店另有3名员工先是下落不明,之后广东警方又表示他们在内地,香港支联会认为事件扑朔迷离,已向联合国“被强迫或非自愿失踪问题工作组”提出申诉,促请工作组要求中国政府交代5人的具体身处地点等资料,并调查过程中有关部门是否涉及违反人权。

△ 香港旺角发生骚乱。历年春节是香港一年一度最有本土特色的日子,去年桂林街卖鱼蛋、香肠、鸡翼、臭豆腐等的小贩,遭食环署封杀。今年香港本土民主前线组织表示要重夺旺角砵兰街一带的夜市,协助本地小贩在街上经营。昨晚,食环署管理失效后,上百警察出现,与小贩和民众发生冲突,赶来更多警察,冲突演变成骚乱。许多人向警方掷物,包括玻璃瓶、砖头及垃圾桶,警察使用胡椒喷雾驱散人群。骚乱中至少有124人受伤,包括警察和记者,部分伤者伤势严重。截至今日下午,共有61人被捕,包括52名男性和9名女性。

△ 香港旺角骚乱中最少有4名记者和电视台摄影师遇袭。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岑倚兰表示严厉谴责,认为整个行动践踏了香港的新闻自由,也剥夺了香港市民对旺角动乱整件事的知情权,破坏了香港的核心价值。新闻行政人员协会、摄影记者协会均对事件感到极度愤怒,并予以严厉谴责,认为不同立场的声音和观点亦应该互相尊重,任何意见或诉求应透过理性方式表达,不应以暴力阻止传媒采访,更不应将情绪发泄于新闻工作者身上。

2月10日

△ “人权观察”组织发表声明指出,鉴于中国当局已经承认香港铜锣湾书店的桂民海、吕波、张志平、林荣基、李波都在大陆,没有行动自由,呼吁中国政府立即释放他们。

△ 香港旺角骚乱香港警方已经拘捕64人,其中有3名港大学生,为此港大学生会发表声明,指责事件是由警察挑起,强调永远站在反抗者一方。有消息说,被拘捕的还有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公开大学的学生。学民思潮成员林淳轩亦被拘捕。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斥之谓警方滥用执法权力。

△ 香港《明报》一名姓邓的记者到旺角警署报案,不满骚乱中警方的驱逐行动滥用权力,要求警方调查。该名记者说,他在骚乱中已经多次表明记者身份,仍被警察盾牌压在身上,遭到脚踢和被硬物打,其中一下是打中头部,受伤进医院治疗。

2月12日

△ 正在争取美国共和党总统提名的参议员克鲁兹的发言人表示,参议院通过了由克鲁兹参议员提出的、将中国驻美国大使馆门前地址改名为“刘晓波广场”的提案。据悉,美国政界已非首次借更改街道名称来表达政治观点,上世纪80年代,前苏联驻美大使馆所在的街道便以苏联著名异见者萨哈罗夫来命名。

△ 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向英国国会提交半年一度的《香港自由报告》。哈蒙德指出,根据目前英国方面得到的资料,持英国护照的铜锣湾书店股东之一李波,可能非自愿地被带回内地。哈蒙德批评中方的举动严重违反《中英联合声明》,破坏其所承诺的“一国两制”原则。英国要求中国政府立即让李波回到香港。英国呼吁中国及香港政府向香港人保证,香港境内只能由香港警方执法,要保护香港人享有的权利及自由。

2月13日

△ 香港旺角骚乱,有41人被控暴动罪,均在九龙城裁判法院提堂,其中一人被改为非法集结罪。41人全部保释,其中包括学民思潮成员林淳轩和容伟业。

2月14日

△ 40多名香港的学者联署声明,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就旺角骚乱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民冲突的真相、成因,以及如何防止同类事件发生。

                                         (何永全编写)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76期  2016年2月5日—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