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他们在替我坐牢
——记考拉和李和平律师

任天堂

1

大概在今年夏天,我在教会见到了考拉:美丽大方,聪慧乐观。后来听说她在经历感情波动,更让我感觉她的坚强。

虽然她在网络上也小有名气,但我几乎从来没有见过她发表激烈的言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用李海的话来说,她们这一代人是在正常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她具有一种既不多也不少的正义感。当局给她定的罪名是“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有人问我她到底做了什么,我苦思冥想还真找不出。

2015年下半年,在江西一起案件中,她与一些律师在法院门口抗议,争取阅卷权。我看到她在微信圈不停地转发他们的静坐、抗争的信息,耗了好几天,很疲惫。我建议她将这起事件的来龙去脉记述下来,后来她就将此案子整理成文字。再后来屠夫赶到现场,参加了抗议。之后不久,他们就全部被抓了。此时,我才知道她是李和平律师的助理。

2

我与李和平律师有过一面之缘。

大前年,郭莲辉律师途经北京,我代友接待。郭律师腿脚不好,拄着拐杖转战南北,令人心疼。某日,我和郭律师去律所见李和平律师。大家聊天中,李和平憨笑着倾听,不多说话。我当时正关注一起宗教案,说想去裸奔抗议,李和平哈哈大笑,拍着我肩膀:“别别,年轻人……”李和平由于有事,便匆匆离开。我们送他上了电梯时,他还叮嘱:“年轻人别冲动啊!”

李和平与考拉被抓半年后,我找到一篇焦国标写的介绍李和平的文章《让中国成为人权、民主、法治的国家——李和平律师的维权之路》;读后,真是感慨万千。

3

李和平出生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他的经历跟路遥《平凡的世界》描写的差不多:穷,上不起学、吃不上饭……这些,我这个八〇后也经历过,可没他艰苦。后来,他竟然考上了河南最好的大学——河南大学。但是,他还是感到绝望、压抑、找不到出路,所看的书也多是以暴易暴、革命、反压迫的反抗哲学,而我们八〇后所接触的思想可能比他们七〇后要开阔点。

大学毕业后,法学出身的李和平便在河南郑州执业当律师。他为一起冤案伸雪后,很有成就感,又接着做了六七起。随着业务的扩大,2000年他便转战北京。

按李和平所述,虽然他那时是个“愤青”,但是并没有成熟的政治见解。在北京这个“大染缸”中,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家庭教会中遇到了“冤民”杨子立的爱人。了解案情后,李和平决定接手这起政治冤案。经过“六四”事件,当时知识界很少有人愿意接触此类敏感政治案件。

李和平天生有股正义感,杨子立案之后,他接手政治案便一发而不可收。这个经历跟韩国电影《辩护人》很类似。用七十多岁的徐州人权律师程为善的话说:“民事案件虽然赚钱,但没劲;政治敏感案件虽然不赚钱,但干起来有成就感。”

4

从李和平接手的陈光诚案、陕北石油案、三班仆人教案、法轮功案等来看,李和平始终持守法律和社会伦理,他的职业道德是值得钦佩的。2008年,李和平获得欧洲理事会人权奖、欧洲律师公会的欧洲律师人权奖。

李和平的愿景是,希望通过法律发现社会问题——无论人权的、物权的,还是宗教的;进而通过法律引起民众关注,最终也通过法律解决问题,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用他的微博签名来说,就是“过去是个愤青,现在是个法律人”。

5

考拉出生于河南省济源市,跟我们焦作挨着。后来去江西上大学,2014年才毕业。她参与过艾滋病公益活动,热衷过“民国粉”,毕业后来北京,当了李和平律师的助理,希望从事法律事业。除了“民国粉”这一点,考拉这个九〇后的心路历程跟我这个八〇后高度吻合。

我忘了当初是怎样参与到艾滋病公益活动中的,大概心路历程有这么几条。一个是河南驻马店“艾滋村”曾经闹得沸沸扬扬,让我感到很纳闷;一个是关于河南骗子的偏见,还说都在驻马店,让我这个河南书呆子一直搞不明白。直到前几年关于1975年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灾难的秘闻披露,这些疑惑才渐渐梳理出一个轮廓。

毛泽东时代,驻马店属于信阳地区。信阳曾经建起全国第一个大公社,浮夸风盛行,在淮河流域建起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水库。在1975年的大暴雨中,这些水库发生连环溃坝,整个淮河流域的河南、安徽伤亡惨重。而这个灾难消息一直被封锁,直到前几年才披露。我记得小时候经常有逃荒的人到我们家讨水、要饭,当时真不知道哪里来的水灾。这个水灾被掩盖了三十多年,这个创伤化脓了三十多年。

6

我也曾经像李和平一样压抑过,像考拉一样寻找过。毫无疑问李和平的人权律师事业是中国少有的能将职业道德化为实践的工作,是最低成本的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业之一。

末了,我想用《礼记·儒行》和《天主实义今注》的话来激励自己和同仁:

“儒有今人与居,古人与稽;今世行之,后世以为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百姓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此为黑牢里所得)

奥古斯丁:“当上帝创造了你的时候,你没有参与;不过,除非你参与,他不能拯救你。”(《天主实义今注》页184)

 于乙未年大寒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75期  2016年1月22日—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