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2016年天安门母亲部分成员新年聚会纪实(图)

天安门母亲群体


(全体聚会成员合影)


2016年1月5日中午,天安门母亲群体在京的部分成员相聚一堂。

这是一种特殊的纽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每一位失去孩子的耄耋老人、或年过半百失去妻子的丈夫、失去丈夫的妻子,以及“六四”惨案的伤残者,见面时,大家都彼此握手、拥抱。每年此刻,大家都是即喜悦又心痛。

在此,特别要提到一位坚强的母亲徐珏,她与癌症病魔抗争了7年,虽然因化疗头发已掉光,但她依然是那么乐观,她的笑容感染着每一位与会的难友,让人们忘记她是一位病人。

2015年,对于我们全体难属来说是沉痛的一年。我们先后有两位父亲和一位母亲因病离开了人世:任金宝先生、蒋培坤先生、张淑云女士。尤其让我们悲痛的是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美学教授蒋培坤先生的离世。蒋老师在难属的心中德高望重、受人敬仰,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1月4日是蒋老师离世百日祭,服务团队的尹敏和尤维洁以天安门母亲群体的名义为蒋老师送了一束花——黄白菊花、一枝百合及一束“勿忘我”,以寄托我们的哀思。

今年,丁子霖老师未能参加新年聚会。她表示,她人虽未来,但还是很想念大家,感谢难属们对她的关心和惦念。她未参加此次聚会,主要是希望一年一度的聚会气氛轻松、愉悦,她不想把她的哀痛带给大家,她需要安静地调整自己,来年再和大家见面。

1989年“六四”惨案至2015年已经过去了26个年头,天安门母亲群体已有40位成员离开了人世,我们不会忘记他们。新年聚会之时,我们默哀三分钟,为他们祈祷,愿他们的在天之灵将和我们一起见证“六四”惨案得到公正解决,我们期待那一天到来!

2016年1月6日

 

聚会图片


(失去孩子的父亲、母亲们)


(向已逝去的40位难友默哀)


(向已逝去的40位难友默哀)


(徐珏女士)


(郭丽英、尤维洁、张先玲、陈秀英、段昌琦)


(尹敏、张先玲、赵金锁)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74期  2016年1月8日—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