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神秘之地
——中国监狱揭秘系列(四)

楚囚

(接第88期)

五、犯人酗酒的奥秘

在中国所有的监管场所,都有禁止酗酒的明确规定;与此同时,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监管场所,都有被羁押人员在酗酒。

被监管人员酗酒的恶果非常明显,那就是在平常循规蹈矩的情况下喝了点酒后就突然丧失理性胡作非为的大有人在。当今世界自由国家如何处理这类问题不得而知,就中国来说,看守所、监狱之类依法禁止酗酒应该说是合理的规定。

但是,为什么在中国的看守所、监狱里,这项规定几乎永远也无法执行?

应该承认,被羁押人员精神压抑,因而对喝酒有强烈的需要,从而对酒类形成了巨大的需求,这是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但是,被羁押人员非理性的、不合管理规定的需求太多了,为什么恰恰是酗酒会普遍给予满足呢?满足其酗酒需求的人员又是谁呢?其动机又是什么呢?

长话短说,本来替被羁押人员弄酒进监管场所曾经是部分监管警察的个人行为,在腐败治国的今天,向被羁押人员提供酒类已经成了中国各大监管场所相关负责人的专利。

2006年,湖北省马良监狱因为向犯人提供假酒导致几名犯人死亡,监狱当局为了逃避责任,居然迅速将该监区撤销,以此对付犯人家属的索赔要求。

(以上三图是该监狱犯人于2011年春节群聚酗酒的场面)

 

他们买酒的途径是通过设在监舍区四个狱警办公室的零售点。这四个零售点分别是北面第一栋楼东头朝南面的“矫治中心”(也就是替代了小号的违纪犯人惩罚关押地点,对此后文还有专述),北面第二栋楼东头朝北面的七监区,南面第一栋楼东头朝北的病犯监区,以及北面三百米以外的伙房。

应该强调,几十年来伙房一直是全监狱的酒类批发中心,因为这里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生活物资进出,负责这个物流通道的狱警老爷们面对除贪污之外的巨大财路的诱惑,又处于基本无人制约的状态,怎么可能不“高抬贵手”、“给面子”?时间一长,与其让他人做,不如自己来做。就这样,多少年来,负责伙房的狱吏开辟的这个从社会上弄酒进来的通道早就成了全监狱犯人买酒的源头。

但是,“矫治中心”、七监区、“病犯监区”三个监区办公室的情况完全不同。长话短说,这三个酒类销售点是近年来才开辟的,胆量大到如此地步,首先是社会大背景造成的。远的不说,新千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只要有钱赚,狱吏们什么都敢向监内倒腾,而这又使中国监狱系统从上至下买官已经成为风气,这样,负责封锁监狱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的特警大队,也就没有什么不往监狱倒腾的了!成车的批发回副食品、水果、西瓜,然后以翻倍的价钱向犯人销售,已经成了特警队的一大副业,酒类则可以翻几倍,他们何乐而不为?所有这些东西,他们都通过信得过的通道,也就是几个监区的办公室里搞杂务的犯人向犯群销售,自然,这些监区的监区长个个都是特警队长的好兄弟,也个个都利益均沾。而有了这三个点,整个监舍区的犯人都可以很容易地买到酒了。

和一般狱吏为有钱犯人专门采购各种好酒不同,伙房和特警队成车购回向犯人大量供应的酒类一般是大路货,最多的是三四块钱一瓶的沱牌,他们批给各代销点是20到30元。本来只有伙房卖时,零售价达到每瓶100元,后来特警队大量供应后,零售价降到了50元。此外,偶尔还有听装啤酒,社会上三四块钱一听,监狱内100元三到五听,这是由于愿意花大钱喝啤酒的人少,所以它的价钱卖不起来。

按监管规定犯人喝酒是违纪的,抓住喝酒的要惩罚,搜查中发现了酒要没收。特警队通过几个通道把酒卖给犯人后,还是照样会来抓喝酒的犯人,搜出了酒照样要没收,但是他们非常聪明,抓出的人总是无钱无势的倒霉鬼,搜出的酒都是伙房那边倒卖的。先精心挑选出打击对象,再一丝不苟地严肃执法,让你觉得他们真是了不起的“共和国卫士”!

附带说一句,近年来,特警队中的一些人因此胆量越来越大,帮有钱的犯人采买,带有钱的犯人回家,都已经成了小儿科,利润最大的贩毒也迅速时兴起来,麻果、冰毒、海洛因相继在监内出现并且迅速蔓延,而且和某些胆大妄为的监区长集合起来专门把一些有钱的瘾君子调到一个队(十监区)去集中供应,并且又几次去抓吸毒者罚巨款,最后事情越闹越大,因为威胁到监狱长的利益,才以让驻监检察官参与的方式抓了敖云中等几个人,从而又变贩毒为“破案”,反而立了功!

总之,犯人酗酒已经成了监狱狱警的重要生财之道。比起向犯人贩毒,向犯人售酒则只是狱警向犯人销售牟利的不那么糟糕的方式之一。

(未完待续)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90期   2012年10月19日—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