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壮哉,香港的市民、学生、大陆同仁
——评郭玉闪因声援香港“占中”而被刑拘

阿宇

1

秋风猎猎,我心凌乱。

“郭玉闪被刑拘了”,这消息迅速在微信群里传播开来。本人因长期奋斗于面包温饱事业中,无暇顾及网络世界里的政治事件和人物,届时只好百度“郭玉闪”,结果显示:“郭玉闪,男,1977年出生,福建莆田人,公共知识分子,北大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第一财经》特约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生、公共政策方面的管制经济学分析……”

看得出来,用老百姓朴素的是非观评价:他是一个好人!

这一段时间以来,被抓的人挺多的。北京画家村附近抓了一批人,调朱弄粉的,吟诗作赋的,一言以概之:全是秀才们。听说,锦衣卫还跑到北大抓了一个弱质女子。

广州,也抓了一大批,其中有几个在饭局我还碰过面。他们全是行为艺术家,无缘无故于人间蒸发了好几天。他们的家属忧心忡忡,不满锦衣卫们的秘密抓捕,已通过媒体向当局提向抗议。

这批人被抓捕原因,都是因为同一行径: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举牌支持香港同胞“占中”行动。其罪名简单划一:寻畔滋事罪!由此,“寻畔滋事罪”再次引起公众和国际社会的关注,成为近期出现频率最高字眼。

看来,举牌子是一件风险极高的活儿,不亚于贩毒杀人。我赶紧提醒孩子和身边朋友:机场接人和拍卖场切莫举牌子,宁可错过客人、错过买卖!

2

今天周日。我下楼开车,准备送孩子回校。这是一个普通社区,住户全是工薪阶层和小企业主。小区空地上,一少一中男人正在打羽毛球,球慢悠悠在空中飘着,他们的表情怡闲、满足、惬意。这两人很有代表性。他们从不关心身外50米外发生的事情,他们或正奋斗着寻找一份稳定、收入不错的工作;或追求着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或攒钱准备购一台10万多元的小车;或焦虑于单位部门主管头目竞岗……

只有当他们的工资被拖欠时,自己的房子被强拆时,自己的民事赔偿案件被强判时,自己的土地被征收得不到合理补偿时……他们才想到维权,想到抗争,才重新审视这个王朝。他们绝不可能从当局禁书,想到民众的言论自由受到威胁;他们也不会因其他公民被抓捕,而感到自己的人身自由也可能遭到侵犯。他们认为,自己门前雪与他人瓦上霜,不存在丁点儿关系。

这是一群自私麻木的人,也是一群短视利己者;他们缺少利益共同、同舟共济的意识,更没有秉持公正、维护正义的公民觉悟。但他们是中国社会的主体:“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享受着所谓盛世带来的物质繁荣、科技便捷;他们习惯麻木,习惯恐惧,习惯被代表,习惯奴性,习惯枷锁。

于是,我明白当朝为何牛气十足,胆敢肆无忌惮地抓人——他们的底气在于:“沉默的大多数”是他们王朝的基本盘面。当局清楚得很,只要基本盘面不动,我朝自“岿然不动”;任汝“先知”们筚路蓝缕,舍命抗争。善良者的沉默,实是平庸之恶!

3

自今年5月份始,浦志强、郭飞雄、唐荆陵、袁新亭等人被抓捕起诉后,“寻畔滋事罪”随即流窜网络,网民们将之命名为“口袋罪”:当局无论抓谁,什么原因,均以该罪名定罪。此次郭玉闪等人因支持香港同胞“占中”行动,再次被当局以该“口袋罪”抓捕;“寻畔滋事罪”再次显示了其强大威慑力,令世界瞩目,甚至秒杀了新加坡“鞭刑”。

目前,香港“占中”运动如火如荼。当朝一向习惯用枪杆子,此次却任由示威人群占领辖区要地,而未动一兵一卒,这主要是鉴于自己的囯际社会形象,香港毕竟是国际化城市,世界金融中心,当局担心因小失大,所以暂时未出动坦克清场。但是对大陆公民声援支持香港“占中”,当局则无须“温良忍让”,凡声援者皆视为忤逆,格抓勿论。

面对当朝庞然“利维坦”,民众心知肚明,公理自在人心。壮哉,香港的市民、学生,大陆同仁!国家、社会的进步均有代价;而一切代价均会融入历史,成为推动时代进步的动能。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41期   2014年10月3日—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