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泣血的“草根声音”(十一)
——北大荒垦区上访问题调查

蒋巍

(接第121期)

北京是救命的地方啊!

农场领导慌神了。他们知道,事情闹大了,自己就可能像红色边疆农场的领导人一样,一夜之间失去权位!一路上,上访农工们的手机响个不停,干部们把话说得极其卑下:“你们回来吧,这次要是再不给你们办证,你就操我八辈祖宗!”

采访中刘玉云给我看了她的手机,手机上至今还保留着场长王立军发给她的短信,话语非常礼貌:“刘玉云同志你好!我是王立军,办证的事正在进行着,我也从来没说不给你们办,为什么还要走呢?我希望你们尽快回场!”手机时间标明为:2010年3月9日17时8分。

于德清、刘玉云等人再次相信了场领导,中途返回。双方坐下谈判时,场方又企图加上“合作造林”字样和“上缴30%利润”的条款,遭到农户们严词拒绝。第二天,场里派车拉上5户农工到五大连池市林业局,终于办下了千呼万唤、舍命争来的《林权证》!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2009年12月,当时在任的场长曾给另外13户农工办理了一份《林权证》,里面根本没有标明家庭农场户主拥有林木的“所有权”。场长解释说:“上边还没转过弯来,我先给你们办个假证,等以后缓缓再说。”教训够深的于德清当场拒绝,而其他13户农工稀里糊涂把这个假证领回家了。后来农工们上访到林业部,接待人员一语中的:“没有所有权,叫什么林权证?”

2010年3月15日,龙镇农场终于给于德清、刘玉云等6户农工办理了《林权证》。据说,还有几十个老实巴交、不敢上访的家庭农场户主至今没拿到证。

5

我们也许该为于德清、刘玉云等拿到《林权证》的6户农工额手称庆了吧?不!如果那样,我们就对龙镇农场某些干部理解得太过浮浅太过简单了!

9月15日,我委托律师蒋媞、助手赵刚到龙镇农场查看有关文件,看到于德清等人拿出来的《林权证》,两人大吃一惊!

证中,在“林地用途”一栏,赫然标明是“防护林”!

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明文规定,农民自费植树造林,农民拥有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而“防护林”顾名思义,任何人是不能采伐的!

如果没有法律工作者蒋媞、赵刚的揭露,于德清他们还蒙在鼓里!

他们历经7年拼命抗争、终于拿到手里的这个《林权证》,竟然是个毫无价值的“林权证”。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从头到尾,龙镇农场设置了一个又一个骗局!

龙镇农场截流、剥夺了所有实施了退耕还林的家庭农场理应享受的国家补贴!

据于德清粗略统计,从2003年到2010年的8年间,拥有林地664亩的于德清和拥有林地595亩的刘玉云,两户理应拿到的国家补贴总计达上百万元,那么全场几十家“退耕还林”户理应享受的国家补贴显然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于德清、刘玉云等6位农户在上访信中写道:

宜林荒山改造已让我们倾家荡产,退耕还林还要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更需要我们冒着天大的风险和连续不断的艰苦付出,才可能完成。尤其是是长期、大量的投入和遥遥无期的回报,雪上加霜的经济压力,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背负着国家退耕还林的责任和风险,负债经营,自投巨资,成年累月进行造林、抚育、管护和三防,不断为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发挥着效益,我们却无法得到国家一分一厘的退耕还林补贴!

龙镇农场上骗国家,下欺百姓,一分不投,一树不栽,却大把大把地拿着国家各项退耕还林补贴,还违反国家“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规定,占有我们30%的林木利润!

铁的事实摆在所有人面前。

农工们把话也说得有根有据、明明白白。

但从2003年至今,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尽管他们数十次上访告状,其合理诉求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也没拿到国家一分钱退耕还林补贴。看来,龙镇农场的管理者铁了心要当“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享受者”,那么,龙镇农场的上级单位为什么对此没有任何反应、任何动作,听任龙镇农场如此妄为?

根本原因在哪里?我将在后面给出答案。

(未完待续)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22期  2014年1月10日—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