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老子问道
如果老子活到今天,他的生存之术是什么?他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家,不,“哲学家”是西方的叫法,而老子一生沉醉于“道”。“道”这个汉字,歧义甚多,其字面意思就包括道路、说话、道理、天道等等。
道路是眼睛看得见的,说话是耳朵听得见的;而一个朴素的道理,有的人明白,有的人不明白;至于天道,绝大多数人都不太明白。老子可不管这些,他一意孤行地设定,无始无终的“道”,在天地诞生前就存在,说白了,“道”相当于西方的“上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世界蓬勃发展,起起伏伏,越来越热闹,最终乐极生悲,滑向衰落及毁灭,又回归原初的“道”。
我们的宇宙也在“道”中么?有关宇宙的膨胀学说也在“道”中么?如果老子活到今天,他会不会移民到西方,呆在某个天文实验室里?
老子生于春秋末期,距今约三千年。他在周朝的国家图书馆担任馆长,职业就是读书。当时的书是直接写在一根根竹简或木简上面,用麻绳或皮绳依次串连起来。这得耗费多少人工!首先是选竹子削竹简或选木片削木简,必须弄得平整光滑,跟纸的效果差不多;然后还要做防腐防蛀防龟裂防变形的特殊处理;然后才使绳子“装订”成一卷卷“无字书”,供掌握了著书立说特权的知识分子一笔一划,填写成“有字书”。
老子的成长背景及求职经历,史籍中没任何记载。可以证实的,是他生于乱世,诸侯王互相兼并,打来打去,动不动就以下犯上,血流成河。老子看在眼里,不说不写,也不像孔子那样,带着一帮傻徒弟周游列国。当时的图书馆应该特别宏伟,想想,几千字的书卷起来,或分卷堆起来,都比车轮还大还沉,那么上万抑或几万字的书,恐怕得使数辆马车和牛车搬运,才能勉强入库。老子作为馆长,读书需不需要人辅助,比如开卷、展卷、收卷和挪动?读书这个职业在远古,真的非同小可啊。难怪,不仅老百姓多数文盲,连不少贵族也不识几字。
而老子,满腹经纶而不写字,占有图书馆而不利用,太过分了。如此浑浑噩噩打发时光,直至七十岁,白发苍苍。新一届周朝天子终于看不下去,就以图书馆改建为名,要把众书迁往楚国。老子快失业,只得不辞而别,倒骑一条水牛,盘算着出函谷关隐居。
过隘口时,被守关者拿下,监禁起来。老子脱不开身,无奈之下,只得遵命撰写平生唯一的著述——五千字的《道德经》。老子此前身处国家政治核心,却没有任何机会从政,眼下,他即将脱离社会的羁绊,不妨谈谈茫茫宇宙间的“政治体验学”。
同今天若干寄生于专制体制的知识分子一样,老子也拿俸禄,混日子,可他内心保持着警醒。他晓得自己和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一样,是弱者,他在《道德经》里竭力称颂弱者:婴儿,因为他的元气保守得最好,所以哭声嘹亮,而嗓门不会撕裂;流水,因为它随地势改变,所以能够源远流长,还能够淹没和摧毁阻碍;草木,因为埋根于大地,在时间中能胜过兵器;尘土,最接近“道”的单纯物质,与阳光和风一般,飘飘荡荡,不生不灭。
老子阐述完他的“道”,呈交守关者,赎回了自由。他依然倒骑水牛,颠簸着,却义无反顾地消逝在大众的视野中。他不看未来,他信任他的水牛,他晓得它会把自己带到一个水草肥美的不错的地方,一个不会被贪婪的人类伤害的地方。在老子眼里,万事万物是没有未来的,如果某人向大家提出未来如何如何,勾画出怎样美丽诱人的远景,那他的下一步,肯定是强迫大家去努力奋斗,去排除障碍,去杀人放火——这就是独裁的程序,也就是马克思“无产者失去的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的《共产党宣言》的程序。
人的未来在过去之中。三千多年前,老子倒骑水牛看过去,如果当今的中国人都像老子那样,看重自己的历史脚印,我们早就生活在未来之中。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大国如煎小鱼,不可翻来翻去,要不鱼肉就稀烂了。而共产党治大国,反其道而行之,数不清的政治运动,弄死弄傻数不清的人,将中国社会搅成一锅难以下咽的混乱鱼酱。
老子还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不同国籍的人们隔着篱笆,彼此听得清鸡鸣狗叫,就非常亲切了,来不来往有什么关系呢?接不接受谁的统治有什么关系呢?如此,人们会更享受亲情,更注重世外的内心生活。如果在长久安宁中,突然有个陌生朋友从远方来登门拜访,将“不亦乐乎”。
而这一切归结于“道”。老子打了许多比方,来阐述“道”,例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盈若冲,大巧若拙”,总之,看不见摸不着的,比看得见摸得着的更高更深,更是一种恒久的存在。“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可以说,却不可以用寻常语言说。
就这样,老子隐居在自己的“非常道”里,他依旧是馆长,不过这个“国家图书馆”无声无形。他的寿命相当长,据说在一百六十岁至两百岁之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孔子对他的访问,老子说:你我已成朽骨之际,你我今日的对话还在后人的耳边回荡。
http://biweeklyarchive.hrichina.org/article/1112
关于我们
本刊将秉持理性、平实的方针,报道中国的人权状况和民众的维权活动,对社会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同时普及宣扬人权理念,系统介绍国际人权法律知识和维权案例,推动法制建设,扩大公民社会的空间,为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服务。
过往各期
六四专题
搜索
热门转载

-
时事大家谈:赞“一士之谔”,中纪委反击中宣部?
-
小品:讨伐任大炮
-
魏京生: 任志強很勇 如同自己當年
-
任志强: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式分析
-
微自由: 任志强微博被封
-
《大炮有约》01 尼玛开撸,戴上头套谁敢惹咱俩
-
《大炮有约》任志强:不怕向任何人开炮
-
【中国情报】肃清微博大V | 中国走向法西斯二次文革? 20160301
-
批习「媒体姓党」遭清算 任志强微博被封 学者:已到二次文革边缘
-
党媒批任志强暴露党群对立

-
国土国家在茅于轼手里吗?
-
12国联合谴责中国镇压活动人士
-
12国联合谴责中国镇压活动人士
-
12国联合谴责中国镇压活动人士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