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7·5事件”与“强奸政治”
一
“7·5事件”的起因是广东韶关的“6·26事件”,那是一起造成维吾尔人二死多伤的汉维族群械斗。而“6·26事件”的起因则近乎荒诞,据说是因为一位汉族女工途经维族职工宿舍时发出了一声尖叫,以及网上出现的一则“维吾尔人轮奸汉族女工”的谣言。
可见,结怨比和解要容易得多。民族情谊靠的是日久见人心、慢工出细活,而民族仇怨却往往速战速决、立竿见影。“6·26事件”一出,鲜血和生命立刻撕破了“民族团结”的面具,似乎在刹那间,人们心中的那道柏林墙被高高垒起,原本就坚固的族群边界被强化到无以复加:我为族群,族群为我,不论是非,不管对错。汉维之间的相互猜疑、妒忌、恐惧、仇恨、愤怒急剧升温,“民族义愤”在维族人中爆发性传染,如H1N1一样。与之相配合,“汉族人强奸维族女工”、“维族少女被迫当廉价劳工”等传言也在维族人中不迳而走。血腥的敌意、无情的冷酷,达到了相互杀戮才得以发泄的程度。在千里之外的维族家园,一场以报仇雪恨为目的的、更血腥、更残暴的民族仇杀悲剧得以酝酿,并终于发生。而遭受血光之灾的,却是与“6·26事件”毫不相干的无辜的新疆汉人。
依正常的人类理性,这样的事情很难理解。一桩虚构的“强奸”,竟然引发了一场族群械斗;一场规模有限的族群械斗,居然又引爆了千里之外一场杀人放火的大规模城市暴乱。数百、数千人的死伤,已不亚于“军阀混战”时的“直皖大战”(段祺瑞讨伐张勋的“反复辟之战”更“文明”,几乎零死伤),可见今日之“暴徒”对生命的蔑视,远甚于当年的兵痞。“和谐社会”啊,何至于此?
有些人至今仍在纠缠汉维之间的相互“强奸”是否为真、韶关“6·26事件”政府是否偏袒了汉人,我认为这些都是次要的。即便真有其事,那也不是炸药,只是引线而已。强奸或者斗殴有可能发生于任何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籍贯、不同民族的两群人之间,可无论如何,在强奸、斗殴与一场骇人听闻的族群仇杀之间,还隔着很远很远的距离,也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是什么东西在二者之间建立起了罪恶的桥梁?这才是更值得我们沉思的问题。“7·5事件”的起因与后果是如此的不相称,这提示我们必须从更深处挖掘真相、向更远处探求因果。
二
在当今中国,有一种奇特的“强奸政治”:某起或真或假的“强奸”案,迅即演化为对抗性、暴力性的“大众政治”,所谓“强奸”激起惊人的“群体义愤”,引发剧烈的社会骚乱。同种性质的现象,还有“意外死亡政治”(如石首事件)。
然而,“强奸”其实并不是“群体义愤”的真因,“强奸”案双方当事人的社会阶层与民族身份才是解开事件的真正钥匙。其一,如果强奸者是官员、“衙内”或富商、“阔少”,而被强奸者是平民百姓家的“花季少女”,其二,如果强奸案发生在汉族与维族、或汉族与其他心怀失落与悲情的少数民族之间,那么这桩真假莫辩的强奸案一经传播,十之八九将上升为“群体性事件”。在官与民、贫与富、大族与小族的对立语境中,所谓“强奸”变成了一个隐喻、一个象征、一种暗示。它似乎意味着:这不仅是某人“强奸”了某人,而是某个阶层、某个民族“集体强暴”了另一个阶层、另一个民族。
民族主义的话语既浅显易懂,又强大有力,特别适合于大众传播。这就使得跨族群的“强奸”立即与阶级仇、民族恨接轨,释放出强大的民粹民族主义毒素,迅速激活阶层意识、强化族群认同、凝固敌我边界、掀起群众动员、引发冲突事件。若不幸之中更不幸,还有“强奸致死”、“轮奸而死”或“政府纵容、包庇强奸犯”等严重情节,则此类“强奸”案件离骚乱、暴乱,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贵州翁安、四川大竹、浙江瑞安、湖北襄樊、湖南湘潭,还有深圳的“高干”猥亵“屁民”、习水的公务员嫖宿“书包妹”,最近的邓玉娇、“6·26”,此类“事件”或大或小,或轻或重,但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元素:发生于阶层或族群之间的性暴力(包括“谣传”的性暴力),其酝酿与发生机制,实大同小异。
三
与抗税、征地、拆迁、讨薪、上访等情由所引起的“群体性事件”不同,由跨族群“强奸”所引起的“事件”往往波及面更广、来势更凶猛、手段更暴烈。二者的基本区别如下:在前者,当事人是特定利益的攸关方(除“维权律师”之外,“外人”通常不会参与),所涉权益是真实的、可计量的,“事件”的动机通常仅局限于维权;而在后者,当事人之间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所涉“强奸”或“非正常死亡”甚至多数都是虚构的(如翁安、石首所“谣传”的“强奸”和“非正常死亡”),“闹事”者是一群以阶层或族群身份为显著标识的乌合之众,“事件”的动机也不在于要求权益,大多是为了发泄“民族义愤”或“人民群众的不满情绪”,甚或仅为向特定的阶层或族群寻仇报复。冲击官府、烧名车豪宅、打杀汉人,这几种典型的群体暴力行动,即分别代表了平民对官僚、穷人对富人、少数民族对汉族的仇恨。
此外,在一般性的维权事件中,具体的权益是维权群体之得以无组织化整合的粘合剂,维权抗争的矛头直指官员腐败和分配不公。而在“强奸政治”及类似事件中,则掺杂着或明或暗的意识形态、“民族感情”与宗教信仰。阶级观念、族群意识、宗教排异主义,在此类“群体性事件”中对于群体的构建与维系起到了核心作用。毛泽东的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理论,少数民族独特的宗教信仰,在特定的斗争场合为极端暴力行为提供了“正当性”依据。正如义和团拳民一边念咒语口诀一边冲锋陷阵、文革“造反派”一边背诵毛语录一边实施暴行,我们从视频中可见,“3·14”、“7·5”中的“暴徒”在杀人放火时也是口中念念有词。显而易见,某段“语录”或“经文”赋予了肇事者们“替天行道”的非凡勇气和力量,在那一刻,仇恨和暴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正义”的,甚至是“神圣”的。
四
西德尼·塔罗(Sidney Tarrow)在《运动中的力量:社会运动与斗争政治》(Power in Movements : Socai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中提到“围绕死亡进行动员”。他说:“在禁止合法集会的高压体制下,送葬游行常常是开始抗议的惟一机遇。如果一个朋友或亲戚的死亡被看作是一场暴行,葬礼就会变成混乱的场所。”1976年中国的“天安门事件”、1989年的大规模学潮和民主运动,是中国式“死人政治”的经典性事件。其发生机制,即“围绕死亡进行动员”。不过,那可不是“一个朋友或亲戚的死亡”,而是两位被贴上了政治道德楷模的标签,被认定为公正、清廉、慈祥、开明的政治领袖之“含冤去世”。藉悼念“敬爱的周总理”、“敬爱的耀邦同志”之机“闹事”,人们获得了某种崇高感与正义感,对集体行动充满了自信心。而且,因为“正义”在握,人们产生了可豁免于被镇压的大众预期,才能克服内心的巨大恐惧,敢于公开集会,集体抗争。
“强奸政治”可看作“死人政治”的族群主义变异。“六四”屠杀破坏了“76”、“89”模式的集体行动机制,从那以后,以“悼念”悲情领袖为契机,直接诉求“反专制”、“要民主”的集体抗争运动受到了扼制,而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与意识则获得了充分的滋养,得以填补精神空缺,逐渐成为集体抗争政治的主要动力。
“强奸政治”是这样形成的:其一,性反常、性暴力,通常是最易吸引大众关注的民粹主义素材。诚然,性暴力并不是官民、贫富、族群间对立关系的真实写照,但它却比所有的日常冲突更易获得广泛的回应与反响;其二,仇恨、斗争与报复,这是民粹民族主义最好的激情素与催化剂,虽然族群间的暴力很难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化悲情为暴力”,一向是族群主义发作的主要症候。
五
“强奸政治”现象至少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的公共政治空间是多么狭窄;第二,中国的社会结构、民族关系是多么紧张。
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族群、利益多元化却政治权力一元化的国家,又正处于经济社会急剧变迁的“初级阶段”,官僚与平民、富人与穷人、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复杂的利益矛盾,也有立场、观点上的分歧,或许还有亨廷顿所谓“文明的冲突”。这些矛盾与冲突并非不可理解,中国政府实在没有必要去掩盖和粉饰。关键在于,弱势阶层、少数族群必须有表达利益、倾诉悲情的适当渠道(即使他们的利益与悲情是不正当、不合理的),政府必须建立、完善并不断拓宽这些渠道,否则人们是一定会“闹事”的,在没有表达权、参与权的情况下,他们将选择以原始的暴力去人为制造公共事件、自行拓展政治空间。政府或许有能力禁止人们争民主、要自由,然而它没有理由、也不可能完全禁止人们藉一桩“强奸”或“非正常死亡”案件发泄积蓄已久的不满和怨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强奸政治”理解为一种扭曲的游行示威模式。
民粹民族主义的表演舞台越来越宽广,而公民政治的公共空间依旧狭窄,这就是翁安、石首、“6·26”、“7·5”等一系列暴力事件之酝酿发生的社会与政治背景。
2009-7-26
http://biweeklyarchive.hrichina.org/article/101
关于我们
本刊将秉持理性、平实的方针,报道中国的人权状况和民众的维权活动,对社会焦点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同时普及宣扬人权理念,系统介绍国际人权法律知识和维权案例,推动法制建设,扩大公民社会的空间,为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进步服务。
过往各期
六四专题
搜索
热门转载

-
时事大家谈:赞“一士之谔”,中纪委反击中宣部?
-
小品:讨伐任大炮
-
魏京生: 任志強很勇 如同自己當年
-
任志强: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式分析
-
微自由: 任志强微博被封
-
《大炮有约》01 尼玛开撸,戴上头套谁敢惹咱俩
-
《大炮有约》任志强:不怕向任何人开炮
-
【中国情报】肃清微博大V | 中国走向法西斯二次文革? 20160301
-
批习「媒体姓党」遭清算 任志强微博被封 学者:已到二次文革边缘
-
党媒批任志强暴露党群对立

-
国土国家在茅于轼手里吗?
-
12国联合谴责中国镇压活动人士
-
12国联合谴责中国镇压活动人士
-
12国联合谴责中国镇压活动人士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
-
“国际妇女节”中国维权律师关注组发布《“709大抓捕”中的女性》汇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