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成田机场日记(十三)(图)

冯正虎

(接第155期) 

成田机场日记(20):六四学生领袖王丹的电话问候

11月22日

今天周日。上午澳大利亚《天安门时报》主编电话采访我。

下午复旦大学的同学杨鲁军专程从上海来探望我,我们已是二十几年的好朋友,他的回程日期是三天后,由旅行社安排在成田机场附近的皇冠宾馆,他原以可以天天来陪我聊聊。我告诉他,你入境日本后,就不可以再返回这里。他就一直陪到我晚上20:00许,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里。他为我担忧,但看到我的精神状态很好又放心了。我希望,我们在上海见面。

期间,一位日本作家温子小姐也从中国乘飞机来这里探望我,她的中文很流利,并转达了国内知名博客连岳的问候。她告诉我,我的推特关注度发展迅速,已有三千多关注者,而且他们的博客都在传播我的回国故事。她特意送我两块可以擦写的告示板、几支专用笔、一只擦刷。从此,告示板代替卡片,我不再寒酸了,有点现代化的气派。写的抗议内容、文字颜色经常变化,也可以吸引过路旅客的眼球。

今天关心我的电话也很多,其中有日本田中文先生转达美国刘国凯先生的问候与援助,在台湾大学任教的王丹先生也来电话问候。刘国凯是总部在美国的中国社会民主党主席。王丹是六四天安门事件的学生领袖,流亡于美国,与我一样被禁止回国,现在台湾谋生。

刚才德赛公园鄢先生来电话:“很多国内的朋友没有看到你今天的推特消息,很担心,你是否有什么事?”我告诉他:“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很好,就是因为下午与老同学聊天,没有时间在电脑上写作,现在正在写推特。”

成田机场日记(21):中国人权活动家冯正虎

11月23日

早上,吃了5块油葱薄饼干及二根冷的玉米热狗肠后,我就开始重新布置我的广告宣传栏。换下两张广告卡片,将温小姐送的可擦写告示板放上窗台,面貌一新,令人注目。

一块告示板上用英文写道:“A lawyer who provide legal assistance to poors and exposed corruptions has been denied to return homeland by Chinese authorities for consecutively 8 times.”这段英文是一位网友发来的短信,他建议我用这段完整的英文,可以向过路旅客清楚地表述这个回国故事。

另一块类似于国内官方奥运会、世博会的倒计时告示板:“难归中国露宿日本(2009.11.4——11.23)第20天”。告示板是可以擦写的,这样可以每天更新天数。中国当局没有告诉我何时可以回国,所以露宿日本国门外的天数只能按顺计数表示。

我还在窗台与椅子的间隔处,贴上一条小横幅:“中国人权活动家冯正虎 Chinese human right defender Feng Zhenghu ”。

我已露宿在这里20天,全世界都在传播我回国的故事,所以我也没有必要隐姓埋名了,亮出我的身份。让每天来自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旅客、大部分是中国旅客,知道露宿在这里的人是谁?他在这里为什么?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他每天在这里忍受羞辱与身体折磨,他是以他的苦心唤醒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权的尊重,他是以他的行动鼓励他的同胞爱自己的国家、坚守自己做人的权利与尊严。

下午,我给一位高中生回信,他的来信是附在短信上发来的,我就按他的要求把回信放在Twitter上。

14:00许,美国芝加哥来电话,北美艺术家协会的工作人员转达会长向我的问候。14:30许,我正在与美国的赵京通话中,一位英俊的美国航班男乘务员,向我走来,送上一杯快餐面、一双筷子及一包瓜子仁,并说:“good luck!”

15:15,一位美国旅客拿着一大瓶美国纯净水、一包美国腰果、一本《New York》杂志送给我,这位美国小姐一口英文,她说:“在洛杉矶时报上看到你的介绍,真了不起。”我英语口语不行,告诉她:“我只会讲一点英文。”她说:“没有问题”。还在继续讲她的感想,她提出要与我合影。我说:“ok。但要快一点。”并指给她看,墙上贴着禁止摄影的标记。她拿出手机,迅速地自拍了她与我的合影。

16:17,北京的江棋生来电话问候,我们在国内时从未联系,我是第一次接到他的电话,非常感谢他的支持。我们聊了一会儿,他告诉我:“在出国权问题上,中国当局与我之间,所有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我一边。”

从11月13日起至今,我的日本手机收到368封短信,主要来自国内的民众。我不方便一一回复,就在Twitter上表示谢意。

(未完待续)

作者惠寄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56期  2015年5月1日—2015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