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成田机场日记(五)(图)

冯正虎

(接第147期

成田机场日记(9):网络专家毛向晖的援助

11月11日

我接到一个来自国内的电话,一个小伙子的声音,他询问了我的状况,并建议我立即建一个推特,实时发推。什么是推特?他是谁?我都不知道。我在电话里不问他尊姓大名,就马上信任这位“陌生人”。我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需要将我困在机场上无法回国的遭遇迅速而广泛地向世界传播。

我告诉他:机场候车大厅wife的信号,我的电脑无法接收,或许是我居住在出入境检查站办公室边上的缘故,这里无法接收机场内公开的wife信号。我自己没有带外置的无线上网USB设备,也无法连接上通信公司的互联网,所以我无法上网浏览与发文件。目前,我是将电脑里的文件复制到日文手机上,并通过手机发邮件的功能将文章转发给我的朋友,由他们代发上网。

而且,我白天坐在狭隘的入境通道上,要面对上万名川流不停的访日旅客,没有一个用电脑复制文件再转发的操作空间,技术上无法做到及时发布信息。而且,刚来此地尚未站稳,必须克己复礼,不宜过激。我会写文章,但不适应有140个文字限制的推特文体。他答应帮助我,以我的名义注册推特号,由他代发推。

我们商定,我尽量以140字内为文章段落的方式写日记,及时记录当时的情况及感受,每晚十点将日记邮发给他,然后由他将一篇文章分解成一条条发到推特上。其实,他发出什么,怎么发,我全然不知,因为我无法上网。但我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而且是一个有先知先觉的网络高手。我们将要创造一个奇闻,过几天全世界都浏览我的推特,唯独我自己没有看到。

我相信互联网的力量。6月7日我被第一次拒绝回国入境起,就一直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推动公民回国行动。护宪维权网、六四天网(注:当时张亭国主持)、维权网、参与网最先给以我回国行动的支持,接着博讯网、大纪元新闻网等其他网站也开始报道我的回国行动。我正在做一件没有人做成的事,很多人不相信,也没有信心,而我一开始只能是孤军奋战。现在,我在成田机场上背水一战,更需要互联网。

 

注: 11月29日我朋友捎来了无线上网USB设备后,我才看到我的推特,也知道帮助我的网络高手是著名网络推动者毛向晖先生。我仍然请他继续管理我的推特并代发推,直到我回国后第二天,他才把推特的密码告诉我,由我自己开始发推。

成田机场日记(10):不移动

1112

上午,东京入管局成田机场支局负责人铃木先生又一次来到我的坐位,并告知:“你那天(11月8日下午)在这里碰到的那位王先生(指王家瑞),昨天已乘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离开日本,他应该会向中国政府方面反映你的情况。那天下午他率领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有二十几人从这里经过。”

我回答:“谢谢告知。我知道,中国政府处理问题需要时间,一下子不可能解决。”

铃木说:“你在这里已经九天,是否可以移动一个地方?”

我回答:“我与全日空(全日本航空公司)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它承诺再次运送我回国,我马上就可以入境日本。它与这次暴力绑架有关系,—–”

铃木打断我的讲话:“不谈全日空的事,我们与它没有关系。我问你是否可以移动?”

我肯定地回答:“不移动。”

铃木用官方的正式口吻告知:“我们正式要求你移动。”宣布完这个指示,就走了。

日本是一个法治社会,没有法律依据,行政强制力就不可以实施。铃木先生履行行政职责,向我告知了;我不违反日本法律,可以坚持自己的权利;我们可以各行其是,谁也不麻烦谁。

据说是这几天原外交部长王毅率团访日。或许是中国政府方面的要求、或许是日本政府方面的讨好,不希望王毅等中国高官亲眼目睹我的回国悲哀。我这个国际访民的形象,已令访日的中国党政高官们感到尴尬。

中国高官喜欢听歌功颂德的是多数,在国内有很多特权,但是在日本其实与我的身份一样,都是中国人、日本的旅客,一同出入日本的出入境口,最多可以享受一个外交通道的礼遇(免填一张入境卡、不按手印)而已。在异国他乡,中国人见面应当格外亲。即使我见到这些中国高官,也不会去拦他们,最多打个招呼而已。保持他们的体面,也等于保持我自己的体面,我们都是中国人。

我居住在成田国际机场第一空港南翼大楼的入境审查大厅,是所有入境日本的各国部长级人物的必经通道,来日访问的政府官员都会看到我的静坐请愿,包括中国政府高官。当然国家元首级人物是乘专机访日,不会碰上我。我在日本国的大门外忍受羞辱与饥饿,是为了唤醒中国政府对人权的尊重,是希望每个中国人都有自由回国回家的权利。

不移动我的座位,这是我的权利。如果中国党政的这些高官不敢面对真实的悲哀,只好改道,开后门进入日本了。中国高官应当亲眼目睹一个中国公民的回国悲哀,触景生情,一个中国人的羞辱也是他们的羞辱。知耻者近乎勇。

(未完待续)

作者惠寄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48期  2015年1月9日—2015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