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第105期 2013年5月30日

时政述评

天安门母亲

今年2月28日天安门母亲致函两代会,题目是:“这是一个希望,但愿它不再成为一次绝望”。这表达了“六四”难属的一个良好祈愿。写这句话到现在仅仅过去三个月,但“希望”已渐渐消失,“绝望”正渐渐逼近。

张博树

面对寒风凛冽的意识形态高压,出版社固然是典型的自我阉割,为了保住乌纱帽和那点可怜的利益不惜创下“撕书”之举;被撕的一方也只能拿“小地方”出气,而不敢面对事情背后的更大的背景。

胡平

我们早就讲过,崛起的中共专制政权必定对国际准则、对普适价值更敌视、更藐视,必定是对世界自由与和平的最大威胁。现在还有人怀疑这一点吗?

公民维权

刘水

这场公民街头举牌抗争运动,无论是地域跨度,还是时间延续,以及动员的社会力量,都是超前的,并将是一场不断被赋予权利内涵的公民和平运动。3月31日,应该定为中国公民行动日。

刘士辉

在2011年“茉莉花”政治镇压当中,全国有3000余受害者,笔者本人也是其中之一,先后遭遇了被暴打、抓捕、酷刑、强行拆散婚姻、剥夺房产及财产权、逐出广州等惨痛经历。

野靖环

野靖环女士因为上访维权,于2007年被处以劳教1年9个月。她在《不虚此行》这部书稿中,详细记述了自己在劳教场所的血泪经历和所见所闻,这是对中国劳教制度的一个亲身见证。作者说,她之所以写此书,就是为了最终废除劳教制度。

社会民生

杜斌

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没有人看过他的面孔。他留给世界的只是他的背影。这背影将铭刻在一代人甚至数代人的记忆中。

程凯

亲子间的死别与生离,是人间的两大悲情:北京的“天安门母亲”群体经受了24年的死别之痛,而海外政治流亡者的母亲经受着看不到尽头的生离之苦——政治流亡者的母亲,也是“天安门母亲”。

杨光

除了权力、金钱、物欲,国家正式组织和公共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那些东西没有一样名正言顺、值得信赖。诚信危机正是拜“党和政府”所赐,与“资本主义”、“西方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法律天地

羽戈

我以前谈过爱国的四大误区。最严重的误区,莫过于混淆了国家与政府。爱国家不等于爱政府,批判政府,同样是爱国的表现,如托马斯·杰弗逊所云:异议是爱国的最高形式,或如爱德华·艾比所云:一个爱国者总是时刻准备反对政府、捍卫国家。

郑小楼

这份汇集了200个法官腐败案例的报告,当中既有昔日位高权重的最高法院原副院长黄松有、曾被津津乐道的“三盲院长”山西省绛县法院原副院长姚晓红,又有籍籍无名、滥用职权的厦门市开元区法院执行庭助理审判员林道聪等(详见附录)。因涉腐败,他们同被收录在这份报告中。

楚寒

展阅富兰克林后半生的政治生涯,最引人瞩目的是,他在年逾古稀之年接连参与起草、讨论、谈判、签署的三份法案文件。它们是:《1776年独立宣言》(当年他70岁);《1783年美英巴黎和平条约》(当年他77岁);《1787年美国宪法》(当年他81岁)。由此,富兰克林成了唯一一位签署了这三份美国立国最重要法案文件的开国元勋。

网评选登

笪炳

在此选登的是当前网络上流传的热点话题的帖子。这些帖子内容切中时弊,精彩风趣,充分显示了网民的良知、智慧和幽默感。

历史钩沉

陈子明

读过杨继绳著《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吴稼祥著《中南海日记》、吴国光著《赵紫阳与政治改革》,再读吴伟这本书,对于1980年代中后期中共党内的政治生态,就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文化之角

严正学 朱春柳

编者按:中国艺术家严正学、朱春柳夫妇委托我们刊发《铁玫瑰的中囯记忆》这部画册。从97期开始,本刊连载画册的图像版,以飨读者。

人权信息

中国人权

蒙冤警察何祖华、周历近日在北京上访被当局刑事拘留。去年十八大前,他们两人曾和20多名各地蒙冤警察因准备集体上访在北京被抓后遣送回原居住地。

中国人权

本文辑录了近两星期中国发生的主要维权事件。

中国人权

本文辑录了近两星期国际上发生的与中国有关的重要人权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