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读者

为更有效地使用资源,《中国人权双周刊》从第181期起并入中国人权主网页。网址是:http://www.hrichina.org/chs。我们将继续遵照本刊宗旨和编辑方针,一如既往地为读者服务。

中国人权双周刊编辑部

“我们来自何处,又去往哪里”
——纪念何家栋先生专辑前言

陈子明

编者按:2011年11月20日,数十名知识分子在北京举办了“何家栋先生逝世五周年暨何家栋文集首发式”活动,可谓贤哲云集,正气浩然。

为了纪念何老,祝贺他的文集出版,也为了表达对与会者的敬意,我们在这里发表该会议的数篇发言,作为纪念何家栋先生的专辑,并请陈子明先生撰写了这个前言。

在与会者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何老的人格与精神,仿佛八十年代的那股正气又重新唤起。二十年过去了,这是中国近乎沉寂的二十年,重新思考的二十年。现在是寒冬,但是与会者的心志与勇气,让我们感到,又一个精神的春天正在来临。

                                           本刊编辑部

 

“何家栋先生逝世五周年暨何家栋文集首发式”于2011年11月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陈子明、铁流、吴小军发起,参加会议的有何家栋先生的夫人陈蓓女士及子女,何家栋生前好友、同事和社会各界人士于浩成、姚监复、林京耀、王勉思、高瑜、王效道、王誉虎、王建勋、王康、丁东、邢小群、崔卫平、郑棣、施滨海、岳建一、萧远、王之虹、单少杰、董郁玉、张剑荆、何江涛、叶子、黄钟、黄河、黄静等四十人。会议由毕谊民主持。

由于近期内有一系列的追悼会、追思会、生日庆祝活动被当局“河蟹”,此次活动没有通过电话、电邮等现代方式通知,而是采取了最原始的口头通知的方式。由于口口相传难免误差,95岁高龄的李锐老人和其他几位来宾,在19日白跑了一趟,未能出席20日的活动,令与会者感到万分的遗憾。

何家栋生于1923年,是中国著名出版家、思想家。他一生坎坷,屡遭磨难,1940年担任国军上尉政训员期间,作为共产党嫌疑分子遭逮捕;1941年担任八路军文工团编剧期间,在大扫荡中被俘,送往战俘营做苦力;1943年再次投奔八路军的时候,被当作国民党特务驱逐出境,同行者被当作日本特务枪毙;1947年在中共地下党的中外出版社工作期间,再次被国民党逮捕;1950年创办工人出版社,第三年即被打成“大老虎”、“国民党特务”,开除党籍;问题澄清后,他不愿再写入党申请书,却推出了《把一切献给党》、《赵一曼》、《我的一家》、《方志敏战斗的一生》等一批红色畅销书,以明心迹;1957年因负责出版刘宾雁《本报内部消息》一书,被株连成右派;1962年因担任《刘志丹》责任编辑,成为“习(仲勋)贾(拓夫)刘(景范)反党集团”的成员;1965年由于康生的指令,作为“双料分子”(右派分子和反党分子)被下放山东成武县改造;1979年右派“改正”后任工人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兼副总编辑;1984年创办《开拓》文学杂志,因发表刘宾雁的《第二种忠诚》被查禁;退休后担任民办中国行政函授大学校长、民办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顾问、《经济学周报》总编辑、《战略与管理》双月刊顾问、《改造与建议》网站法人代表,上述学校、研究所、报刊及网站均因为政治原因被当局关闭。

于浩成先生曾说:“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不断从网上读到家栋兄一些理论和批评文章,十分钦佩,他和李慎之、李锐、李普(人称‘三李一何’)、许良英、鲍彤、林牧等人老当益壮,斗志昂扬,孜孜不倦从事理论研究,探索并敢于说真话,不畏强暴的精神。正是他们的言行和风范,使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杜光先生曾说:“何家栋是五七难友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思想家。他的一生是备受煎熬的一生,但他从来没有在灾难面前放弃自己的尊严。他所表现的崇高品格和所写的大量文章,是他给社会留下的宝贵的精神遗产。特别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十多年里,他以敏锐而清晰的洞察力,对自己毕生的经历和体验,对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进行了独立的思考,积累了非常丰富、非常深刻、对当代社会极有启蒙意义的思想理论成果。”

何家栋于2006年10月16日逝世。在他逝世前夜,北京国家安全局查封了已经印好的几千套《何家栋文集》,当夜又拘传了主持《何家栋文集》印制发行事宜的丁东,并抄了丁东的家,扣押了电脑、书籍、文件等。2000年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李慎之、何家栋合著的《中国的道路》,刚刚问世就被中宣部下令禁止发行。2006年自行印制的《何家栋文集》已经成书,何家栋先生却未能亲眼得见,抱憾离开了人世。此次香港真相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我们来自何处 又去往哪里——何家栋文集》,与会者一致认为,真相出版社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与会者指出:李慎之是没有职称的中国思想家,何家栋更是没有学历的中国思想家,然而他们两位却是“两头真”一代中难能可贵的自由主义者,是新世纪之交中国思想界的领军人物。李慎之、何家栋有许多独创性的观点,又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有一位军队高级将领在赠送给何家栋的著作上题字:“中国不缺毛泽东,中国最缺何家栋。”

与会者还高度赞扬了何家栋先生在平凡朴实中体现出来的“圣人”人格和在通俗幽默中表达出来的深刻思想,认为他是新世纪之交中国思想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位自由民主主义思想家,而且他扶植和栽培了一代又一代的中青年思想家,是他们最贴心可亲的良师益友。